2018年05月11日 星期五
一个老地质工作者的汶川地震经历
□ 刘兴诗

    时报特稿

    汶川地震过去已十年,十年的时光不算短,可以模糊很多记忆,但作为大地震震后考察工作的亲历者,我至今记忆犹新。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作为一个已退休,当时年龄已过77岁的老地质工作者,会加入到汶川大地震的震后考察工作中去?在这里,我将回答我南开中学的老同学李绪忠的一连串问题写出来做一个分享吧。

    为什么要参与?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我是地质工作者。过去我参加过一些地震考察工作,有一些小小的经验,这个时候应该可以派上用场。所以我争取进入现场仔细观察,也是出于专业本身的角度,多少有一点使命感。记得1950年进入北大地质系的时候,来看望我们的中央地质指导委员会(地质部的前身)代表说:“同学们,不要小看你们100多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地质工作者也只有100多人。你们来了,就翻了一倍,好好为建设新中国服务吧。”那一番话言犹在耳,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在这次特大地震面前,怎么能够以退休、年龄太大作为理由畏缩不前呢?我们的南开校友,也是北大分出去的北京地质学院的“校友”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前线通过电话,不知对谁说的一句话:“人民养育了你们。现在人民在危难中,你们就瞧着办吧!”这话,深深震动了我。

    考察中发现了些什么?

    认识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为了掌握这次地震的情况,必须深入破坏最剧烈、最危险的地方。经历一下最危险的时刻,亲眼观察破坏的过程,才能得到真实的认识。我抓住了一些余震的机会,尽可能挺进深处,发现了一些现象:发震时仅仅在断层经过的地方才有破坏,几乎咫尺之隔就还是青山依然。包括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的石灰岩、砂岩等刚性的岩石易于发生山崩,地震时破碎石块有朝向四处迸射的现象,飞石十分可怕。泥岩、片岩等柔性岩石易于发生泥石流。二者都可能发生滑坡。一些山坡堆积物超过了静止角,比较危险。通过实地考察和测量,圈划出一些危险区点和比较安全的地段。在安全地段可以建筑灾民安置点,未来进行重建,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不宜再发展。

    关于我身穿一件北大标志的红衣服的问题,也得要在这里说清楚。

    地震期间,成都电视台邀请我做了两次“叩问地球”的专题节目,接连播放了许多天。他们在“标题画面”上,用了一张我穿着印有北大标志的红色T恤衫的照片。其他一些报纸上也有同样的镜头。一位老同学质问我:“现在已经不是北大的人了,穿这件衣服干什么?”可以听出她的弦外之音,是怀疑我想炫耀那一段历史。

    其实她完全误解了,这并没有别的任何意思。只是因为红色最醒目,万一出现什么情况,别人易于发现而已。都是什么时候了?怎么能有任何其他想法。那时候我刚刚从北京回来,背包也没有解开。几天前住在北大校园里,洗澡没有换洗的衣服,就在校内三角地小店买了一件。

    关于两次受伤

    这说起来我都有些不好意思,哪谈得上什么“负伤”,只不过脑袋和手脚碰破一点皮,流了一点血而已。

    那时候废墟里的尸体已经腐烂,空气里散布着难闻的气味。戴了厚厚的口罩,几乎也会呕吐。为了防疫起见,进出灾区的车辆轮胎和每个人的鞋底都必须消毒。为了避免疾病传播,凡是碰破皮的,尽可能都要接受处理,以免自身感染,再传染给他人。我在绵竹汉旺接受了沈阳军区野战医院的处理。另一次是在彭州,兰州军区野战医院关照的。

    这次救灾活动组织得的确很好,没有发生“大灾以后必有大瘟疫”的现象,简直是奇迹!这就和严格执行进出灾区消毒,必须戴口罩和手套,以及碰破一块皮也及时处理有关系。所以谈论个人的所谓“受伤”,要和这样的部署联系起来,才更加有意义。

    身体吃得消吗?

    按理说,其中一些活动已经不是我们这个年龄的老人该干的。可是在那样的时刻,你不干,行吗?不用说,很累很累,许多情况下是咬紧牙关拼命完成的。我累了,真的太累了,几乎支持不住了。

    一个朋友提醒我说:“可以不服老,可是不能不承认老。”这话是对的。可是在现实面前,又不能不做,实在没有办法。有时候面对一个很高很陡的山坡,一段废墟里的崎岖不平的道路,感觉简直走不过去了,累得气喘吁吁,还是咬牙拼命挺过去。虽然有的情况下,有年轻人扶一把,可是路总还得自己走。

    今年离汶川地震发生已经过去十年了。现在的我已经87岁了,身体不允许我再去看看如今的汶川。但是,我相信,劫难后的汶川会像浴火的凤凰一样涅槃重生,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我无数次在梦里回到那个曾经工作和战斗的地方,看到了美丽的村庄,宽阔的道路,还有一张张温暖的笑脸。祝福他们。

    (摘编自《我走过震后的汶川》一书。该书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

    (相关报道见第五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