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1日 星期五
找寻未知的自己
□ 刘晓军

    2010年深冬,明显感觉自己陷入抑郁焦虑状态时,一位刚从产后抑郁中走出来的“80后”朋友,把自己读过的一本书送给我——台湾作家张德芬的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她说她患产后抑郁那段时间,这本书成为她带娃之余最好的“朋友”,帮助她找寻到内心的安稳……只是,当时心焦意乱、坐卧不安的我,根本难以静心捧起这本书、听从她的分享。

    那时候的确在寻找,但在找寻什么,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无所事事的时候,羡慕小区里耐心修剪花草的园丁,羡慕清晨树荫下打太极的气定神闲的老者,羡慕雪后大街上有条不紊清扫积雪的清洁工,羡慕寺院里平和安静、说话柔声细语的居士……

    有天早上,夜里依然没睡安稳的我强迫自己早起,到小区花园里做操,做得并不专注。眼看着树下打太极的老者收回最后一个招式,拿起水笔在地上练起大字,见他身边并没有其他人,我怯怯地走过去跟他聊天。如果是现在,我敢说聊的内容一定会很有趣,说不定能把老人家逗得哈哈大笑,但当时不是,当时的话题离不开我内心的纠结与不安。我问老人相信佛吗?他说信!佛在心里,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佛。老人家年近九旬,身板硬朗,退休前是某研究院的总工程师。当时还絮絮叨叨跟他说了些什么,记不清了,只记得他一挥手,面带愠色强硬地说:你这纯属庸人自扰!我吓得赶紧住了嘴。

    花园里慢慢聚了不少人,像每天一样,不少上了岁数的男士锻炼身体之后,会过来看老先生在地上写大字,跟他聊聊天。他告诉我,这群老头里岁数最大的104岁,毕业于黄埔军校,经历过枪林弹雨,说话声音洪亮,底气十足,拄着拐杖腰杆子也是直直的,往那儿一站,就有一种气势……

    抑郁焦虑的人怯怯的,最缺乏就是底气,眼前的世界挂着一层灰色,感觉自己低如尘埃,阳光下的一切都很遥远,与己无关,自己想着心事。身为父母的女儿、孩子的母亲、丈夫的妻子、有单位的工作人,每一份责任都想担当好,每一个角色都想扮演得不出差错。当每一件事情都想做到让自己满意,在有限的时间内,自己能力又达不到期望时,随之极度失望,心里感觉好累。

    那段时间,频繁出入佛教寺庙、道教殿观、基督教堂,跟住持聊、跟观主聊、跟牧师聊,倾诉内心的痛苦、纠结、困惑,当时模糊地认为,他们是有信仰的人,淡定从容,不为世事所困扰,希望从这些离尘世稍远的地方找到“救命稻草”,慰籍和救赎内心的焦躁与苦闷。

    《走出焦虑风暴》是豆瓣评分比较高的一本心理自助书,似乎是为焦虑抑郁心灵而写。作者是心理科学方面的专业人士,在他看来:我们大部分人内心深处,由于从小到大不合理的教育与不安的成长环境,导致内心深处埋藏着一个机制,它只接受内心认为美好和舒适的经验(感觉),拒绝被知觉过程认为是丑陋和痛苦的经验。

    的确,从小到大一直被呵护得比较好的人,生活顺风顺水,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好像天塌下来一样,怨天尤人、患得患失,整个人都被极端的负面情绪所占据,“个体思绪在小圈子内旋转不息”,长久地走不出来。一时的“钻牛角尖”导致自己不开心,也许谁都难免,但如果包括“自我评价降低”和“快感缺失”等等状态同时持久出现的时候(这个“持久”的时间,有人说半年以上,有人说一两年),就需要尽早求助于专业治疗了。

    一旦陷入抑郁焦虑,内心的疑惑和迷惘,会迫使你固执地去求解答案。前面提到的作家张德芬也曾罹患抑郁症,她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了心理治疗,参加心灵成长课程,广泛阅读心灵丛书,后来把自己4年多追求内在心灵世界的体会,在她的书里做了分享:接受自己的不快乐,也接受人生的不完美;想要幸福,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舍,顺从自己的心,割舍既有;离,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这个世界中,你所看见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一种反射。只要你自己内心改变了,外在的就会随之改变……

    特遗憾的是,抑郁焦虑的时候光顾“专注”于抑郁焦虑,执拗地自我寻找,朋友送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在书架上放了三四年,直到迷途知返重回洒满阳光的世界,重新翻出这本书,才得以安静平和地读着那句话:我们怎样才可以打造一个自己真心向往、内外皆富的生活,做一个真正自由的人呢?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