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1日 星期五
科学与电影:历史与今天
□ 李大光

    摇曳烛光

    中国拍摄的最早期的科教电影,最值得一提的是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影戏部从1918年开始拍摄教育片,共拍摄了20部科学教育片,成为中国最早科普片的拍摄机构,揭开了中国科教电影的第一页。据不完全统计,商务印书馆制作的教育类影片共8部。但是,真正属于科学教育的影片大约只有3部:《女子体育观》(1920年)《盲童教育》(1920年)《驱灭蚊蝇》(1923年)。

    另外,除了商务印书馆拍摄的科学影片,中国科学家参与制作的科学影片还有几部,其中还有获奖影片。1935年,中央电影摄制厂和金陵大学摄制的《农人之春》获得比利时“国际教育电影协会国际农村电影比赛特别奖”。这是中国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一个电影奖,同时也是第一个科教影片在国际获奖。

    1936年6月19日,日本北海道发生日全食。金陵大学物理学院魏学仁(1899―1987)院长和多个国家电影工作者到日本现场拍摄了这次日食,只有中国电影工作者用彩色胶片准确真实地记录了北海道日全食的全过程。这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彩色科教影片名字为《民国25年之日食》。

    可以说,中国的科学教育影片的制作从商务印书馆开始。但金陵大学、中央电影制厂、上海明星公司等也有教育影片制作。

    1932年7月8日,中国成立“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蔡元培担任主席。蔡元培在《开会词》中提出,衡量电影质量的尺度为:三分娱乐,七分教育。理事陈立夫在其《中国教育电影新路线》中提出教育电影的五项标准:1.发扬民族精神;2.鼓励生产建设;3.灌输科学常识;4.发扬革命精神;5.建立国民道德。这五条标准成为教育影片制作和引进的标准。十分可惜的是,由于战争和其他历史原因,几乎所有珍贵的影片资料皆荡然无存。这是中国科学技术教育史上的重大遗憾。

    随着电子与数据技术的发展,用电影展示科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与科学电影初期出现的模式近似,那就是,仍然是以欧美国家为首的科学家与电影人的合作为显著特征。最轰动的还应该是卡尔·萨根早年自编自导自讲解的13集《宇宙》,影片在80年代轰动世界,被翻译为10多种语言,观众达到6亿。在萨根逝世近18年后,萨根遗孀安·德鲁彦将其拍摄成3D影片,轰动世界,在2014年,该影片获得“艾美奖”。

    更令人震惊的是,英国与美国著名的科学家与电影纪录片的大师们从2008年开始跟踪欧洲强子对撞机的6位科学家,从实验开始直至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到最后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刻整个科学研究过程,这部名为《粒子热》(Particle Fever)的影片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动人的科学实验纪录片。

    除此之外,英国“莎士比亚剧院”在演出了纪念原子弹首席科学家奥本海默的剧作《奥本海默》、纪念计算机发明人图灵的《模仿游戏》、表现霍金生活与科学研究生涯的《时间简史》,以及科学革命时代的科学家《伽利略》后,这些剧作都拍摄成电影,在西方国家引起轰动。

    中国电影工作者在现代也拍摄出了一些在国内有影响的科学电影,但距离世界水平还有距离。尤其是近些年,纪录片对科学影片制作和市场的抢占使得中国科教片处于低潮时期。当然,纪录片也可以拍摄以科学技术为内容的电影片,但在内容设计方面还应该遵循科学家内心活动以及科学研究中的深度拓展,而科学知识的深度拓展恰恰是科学技术内涵展示的关键。在科学电影的发展中,中国电影电视界应该借鉴美国的政策促进措施,使中国的科学电影有新的成果出现。(下)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