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09日 星期五
《宇宙简史》:从宇宙诞生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 苟利军

    “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问题都看似简单,但又异常深刻,它们也是人类一直以来试图回答的终极问题。当人类摆脱了原始的生存挑战和繁衍后代的困境之后,就已经在从哲学的角度开始思考,并且持续了好几千年。而当科学思维在16世纪开始流行之时,人们开始试图用观测或实验的方法来回答这些问题。

    作为观测宇宙的天文学家们,更是一直在追寻着这些问题答案。1609年,伽利略将望远镜指向天空,看到了土星的卫星,从而让他坚信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在那之后,望远镜的口径越来越大,众多星系和地外行星的发现,让我们认识到地球仅仅是宇宙间很普通的一颗星球,但正是生存于这个蓝色星球上的生命让地球变得非常特别。生命的起源或许可以从对地外行星的探测中寻找到踪迹。

    由约翰·翰兹所著的《宇宙简史》一书就是试图对“人类是什么?人类如何产生?”等问题的相关研究的历史和最新发展所做的一个回顾。我必须承认,这是一本内容覆盖面特别广而又很有深度的书。这本书并非仅包含单一学科的知识,它是天文学、哲学、进化生物学等众多领域知识的综合。尽管内容极其庞杂,但是这本书被作者通过使用“生命如何起源、人类如何进化”的主线很好地串联在了一起。

    本书总体可分为三大部分。作者从宇宙学入手,回顾了物质如何从宇宙中诞生,对于各种不同的宇宙学模型做了回顾,并且讨论了不同模型的合理性。在物质存在的基础之上,作者叙述了人类对于生命的认识的历史,从古代到现代,从发现证据到形成理论,从诞生到进化。作者还论及人类的出现和演化,认为人类出现之后,思维也经历了好几个时期的发展,从最初的原始思维,到之后的哲学思维,再到现在流行的科学思维。而正是人类特有的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使人类有了反思生命的机会,才让我们有别于其他的物种。尽管最终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还不是很确定,但是作者通过多方面的证据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是如此独一无二,但仍然处在一个加速演化的过程中,是以协作性、复杂性与趋同性为特点的待完成产物,也是我们未来进化的自反式智能体”。

    这本书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至少从我相对熟悉的天文学知识来看,作者已经覆盖了现存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最新的一些宇宙学发现和理论,从主流的大爆炸理论,到非主流的修改引力,以及还有待验证的量子引力理论,而且对它们的理解和叙述准确简洁。尽管作者并非天文学专业出身,但从这本书所展示出的专业性来看,也可以一窥作者为此书花费了很多精力,阅读了不少文献。当然此书更为重要的一面是,对所涉及的理论和知识,作者采取了一种批判性和开放性的态度,认识到了目前科学研究的局限性。

    此书由我的三位同事,天文学博士李海宁、吴晓姝和王靓在业余时间翻译而成。它涉及非常多的哲学、生物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她们能够高品质地翻译完这本40多万字的巨著实属不易。很希望这本书能够被更多的读者看到和喜欢。

    (作者系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