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09日 星期五
我们需要防灾地图吗?
□ 张 英
《纪中海啸逃生示意图》 作者:利可儿 邓日缘 萧锦;指导教师:谭秀华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公民防灾素养不高,设置防灾地图的理念尚未普及。从防灾减灾系统尚需完善角度来看,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作为配套设施的防灾地图设置尚需跟进。从公众参与角度来看,防灾地图的制作、使用可以提高公众的防灾素养、灾害意识以及地图素养。从其价值功用来看,其可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让更多人在最短的时间内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进行生命抉择。

    什么是防灾地图?

    那么,什么是防灾地图呢?地图可分为一般地图与主题地图,防灾地图属于主题地图的一种,其是为了到达防灾减灾的目的,通过调查搜集资料、绘制而成表示灾害风险分布、逃生路线、安全地点的地图。防灾地图表示区域具有不同尺度,淡化无关地理要素。防灾地图可以分为专业层面、一般意义的防灾地图,前者表示灾害风险(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雪灾、火山、海啸、核电事故等)的区域分布特征,并可与地质图、地形图等叠加;后者针对不同灾害应对的逃生路线、安全地点地图,表现形式多样,资料翔实、颜色对比明显,通俗易读,多以小区域、大比例尺出现,如旅游区防灾地图。

    通过绘制、防灾地图可提高公民的灾害应对能力、防灾素养以及地图素养。公众如能把防灾地图内化成脑中地图、心理地图,当灾害来临时,便能快速正确选择逃生路线,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安全场所。日本等国由于灾害多发、防灾素养较高,其对防灾地图重视程度较高,人群密集地区、旅游地都有相对应的防灾地图设置,居民地也分发有该区域防灾地图,政府网站也可以下载相应的电子防灾地图,以实现快速疏散,确保生命安全。值得一提的是,相关防灾减灾作品大赛即包括防灾地图类作品,这也使得我们思考改变忌讳谈灾害的传统文化,灾害、风险与其他自然现象一样始终存在于自然与人类社会中,人类只有真正认识、了解它之后,才能应对自如,而不是一味逃避和盲目乐观、漠视。

    如何绘制?

    除了政府、研究机构绘制外,公民也可以积极参与,自主绘制社区防灾地图。不同地区应选择不同的应急避难场所,其根据距离、交通等因素绘制,确保公民能在最短时间到达避难场所。防灾地图与应急避难包一样重要。

    那么,如何绘制呢?首先应明确选题、区域尺度与方法。

    一、选题。明确灾种,是针对地震、洪水还是海啸等;是针对防灾工程措施还是其他;是灾害风险分布图还是逃生图。

    二、明确区域范围(社区、学校等)。

    三、调查方法。实地调查、或是使用航拍、卫星地图。绘制人应从身边的环境、兴趣和主题人手,充分利用五官感知、适当使用相关仪器。准备调查所需的地图和用具,思考整个地图制作的进程,确定在户外进行调查的步骤,使用怎样的比例尺等等。

    防灾地图制作流程:1.制定计划(选题);2.资料收集(底图、基本信息);3.调查准备(途径、工具、路线);4.调查记录(标记、拍照、采样);5.地图绘制(表现形式)。居民参与绘制较佳,可以调动参与成员积极性,实现真正意义的防灾减灾公众参与。

    如何使用?

    ◆

    注意地图的几大要素,如方向标、比例尺等要素,根据逃生路线实现有序撤离、避免盲从、避免伤害。

    ◆

    鼓励社区居民、学校师生自主绘制当地防灾地图,促进其转化为脑中地图。

    ◆

    由于外来者对于情况陌生使其更具有脆弱性,应在醒目地方设置防灾地图;应出版外文版的防灾地图并免费发放;条件具备的话,应出版相应配套防灾手册,也可以把相关信息集成于地图。

    ◆

    应设置与地图逃生路线相应的标识,以实现快速有效撤离。

    (作者系北京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