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01日 星期五
繁荣科学文艺创作 推动科普产业发展
□ 科普时报特约评论员 霞子

    科苑视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话说得诚恳,也如警钟般有分量。每一个共产党人最不能忘记的初心,就是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无论做任何事情,初心都很重要。

    我始终认为,在人的一生中,少年儿童时期的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未来,及之人类的未来。所以,坚持儿童文学作品的寓教于乐特质、引导孩子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愫是我的初心。这样的坚持与名利无关,与坚持文化自信有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挺直灵魂的脊梁。而这种自信,是需要靠千千万万个文化人一起坚守和共同创造的。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支撑。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没有强大的文化,就无法支撑强大的经济发展,更谈不上令人信服的影响力。

    长期从事科技哲学研究的马来平教授在《科普理论要义》中提出了重塑“中国主流科学技术观”的论点,认为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生产力,也是产生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的重要源泉之一。“在整个人类文化中,科学是发展速度最快、最有力量、最富时代精神的文化。”“科技文化不仅发展速度遥遥领先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形式,而且对其他文化形式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起一种引领和提升作用。”

    我们正处于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发展必定会给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诉求。所以,大力发展科学文艺,创作出最富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培育创新发展的沃土,是非常值得提倡的。科学文艺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不仅能给文艺创作注入鲜活的时代风貌和科学精神,其寓教于乐的特质还能融合青少年的核心素养教育,为培育能担负未来大任的人才做出努力。

    繁荣科学文艺创作,是推动科普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每一颗丰满的科学文艺种子,都可能生发出一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佳的科普文化产业。公众对科普是有巨大需求的。科普文化产业化的成功,可以把自上而下推助的科普机制,转化成公众主动参与的文化消费,从而让对科普的资金投入产生造血功能,进入一种能够持久发展的良性循环。

    青少年是科普的主要受众群之一。

    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优秀的科学文艺作品通过各种传媒形式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力以及产业化,是值得用心研究和勇于践行的。特别是深受少年儿童欢迎的科学童话、科学故事、少儿科幻等作品,如何通过新媒体更好地传播,如何成为一种新型的科普文化产业形式,成为科普动漫园、科普故事汇、科幻城等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是一种非常值得重视的有益探索。

    目前,以长篇科学童话《酷蚁安特儿》为文化内核,集绿色、自然、科普、教育、励志于一体的“酷蚁安特儿动漫园”的设想正在对接,因与国家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小镇的倡导相契合,受到地方政府的热情欢迎。我们相信,这样的探索既富有时代意义,也一定能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和大力支持,开出更加绚丽的寓教于乐的科普产业之花。

    大胆设想,勇于实践,尽快推动科普文化产业化进程,是这一代科普工作者应该担负的责任,也是能够做好的。

    (作者系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主要从事科学文艺创作及其理论研究,代表作有长篇科学童话《酷蚁安特儿》系列、《骑龙鱼的水娃》《大杜鹃育儿记》等。)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