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01日 星期五
一个承载了数字时代的人
□ 尹传红

    科学随想

    前几天,中国工程院公布了新增选的院士名单,其中有18 名外籍院士,老牌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赫然在列。有人打趣说:盖茨的当选,使中国工程院的院士身价陡增900 亿美元,可以负担882 名院士每人1 亿美元的研发资金了。而盖茨的特殊身份,自然也引来了一些闲话:院士,这位“款爷”够格么?

    我想,盖茨身上的那个印记标签已然让人熟识认同,似乎不太容易把他跟“科学”或计算机科学关联起来了。或许还有人记得,这位爷连大学学历都没有呢。不过,举世公认的是,盖茨作为软件产业的杰出开拓者与领导者,加速了数字时代的到来,并推动计算机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人类迈入信息时代建立了卓越功勋。

    当盖茨由一名技术专家转型为企业家,并在1996年初次成为世界首富时,人们赞誉他是当代的爱迪生和福特,一个承载了数字时代的人。还有人用一连串计算机用语对他做过如是描述:他有“不可思议的操作能力”和“无线的带宽”,善于“平行操作”和“多任务处理”。他处理数据时极为严谨,会让人觉得他的大脑是数字化的:没有人的粗心和计算机的模糊,数兆二进制脉冲的脑力将输入的数据瞬间转化为正确答案。

    读盖茨的传记故事,最触动我心的是他惊人的自信和预见力。少年盖茨曾跟小伙伴立下志向:“我们一起征服世界。”他还向一个中学同学夸口,自己“要在25岁时赚来我这一辈子的第一个100万美元。”他的这个预言基于他对自身和电脑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的“老”搭档保罗·艾伦也预感到,电脑必然会进入千家万户,并引发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就像当年的蒸汽机、汽车和飞机等发明一样,使人类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在《创新者——一群技术狂人和鬼才程序员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中记述:1974年12月,就在盖茨和艾伦第一次看到《大众电子学》封面的那一天,两人便决定为个人电脑制作软件了。不仅如此,他们还想改变这个新兴行业的利润分配格局,让硬件成为一种可以替代的商品,并让那些创造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人获得大部分利润。

    几个月后,1975年4月4日,身为哈佛大学二年级学生的盖茨,与艾伦成立了一家电脑公司。“我们意识到软件时代到来了,并且对于芯片的长期潜能我们有足够的洞察力,这意味着什么?我现在不去抓住机会反而去完成我的哈佛学业,软件工业绝对不会原地踏步等着我。”当艾伦给盖茨看那本杂志时,世界上还没有软件行业这种东西。但他们领悟到,他们可以创造出一个这样的行业。他们也确实做到了——一个软件帝国就此诞生,进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多年以后,盖茨在回顾自己的创新成就时说:“这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创意。”

    在我看来,这个“最重要的创意”,正是成就盖茨功名、价值的原力所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