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9日 星期五
多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探讨能源与新材料发展
科技创新是解决能源材料问题的重要途径

    围绕“能源与材料科学”这一主题, 9月24日2017浦江创新论坛未来(科学)论坛Ⅱ举行。多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未来能源与新材料的发展方向。

    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先进材料实验室主任赵东元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出席并致辞。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有文、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科技参赞沈建磊、凯斯西储大学先进碳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心教授戴黎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华民、南洋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楼雄文,以及赵东元先后在论坛作主旨演讲。

    金力在致辞中指出,我国当前对能源材料领域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非常迫切,科技创新是解决能源材料问题的重要途径。他期望论坛对能源材料的发展提出前瞻性的观点和见解,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引领国际能源科技前沿。

    孙有文演讲主题为“利用核聚变能之梦”。核聚变能在解决能源问题方面有巨大的潜力。他介绍了核聚变能的原理和磁场约束的概念,同时针对磁约核聚变能所面临的挑战,与论坛嘉宾一起分享了他们在方法思路、新材料、工程技术等方面的重要进展。

    沈建磊带来“加拿大科技概况及清洁能源”的主题演讲,介绍了加拿大的资源概况、教育体系和科研特色,以及作为北美创新中心在能源和材料方面重要的科研成果。他表示,希望推动中国和加拿大科技合作,在世界范围内促进能源材料问题的解决。

    戴黎明围绕“基于Metal-free碳催化剂的能源转换和存储新系统”的主题与论坛嘉宾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他指出,开发绿色能源转换和除尘装置迫在眉睫,利用太阳能实现水解的氢氧燃料电池是可以替代化石燃料的绿色能源。针对燃料电池系统中最关键的催化剂,他发展了一系列无金属碳催化剂,有力推动了燃料电池的发展。

    张华民演讲的主题为“大规模液流储能技术的发展、应用及产业化”。他提出,要发展和普及应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储能技术是一个瓶颈技术。他所在团队发展了大规模液流储能技术,具有安全性好、性价比高、环境负荷小的优势,从理论发展到实际应用,实现了批量化生产液流电池,用液流电池的产业化技术开拓欧洲和美国市场。

    楼雄文以“纳米材料在下一代可充放电池中的应用”为演讲主题。他表示,锂离子电池在发展中最重要的是电极,即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这是目前最前沿、技术难点最大的研究领域。他从纳米材料设计、技术改进等层面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对未来电池体系发展的前瞻性观点。

    赵东元围绕“化学新材料与未来能源”展开主题演讲。他指出,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短缺、污染等问题非常严峻,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目前看来,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因此发展新材料实现化石能源的高效利用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他介绍了团队利用新型纳米材料实现渣油的高效转化,推动石油炼制的革命。他表示,高效节能储能技术开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新材料创制更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基石。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