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9日 星期五
阿尔茨海默病:期待国产新药解决方案
□ 郑润凡 科普时报记者 项 铮

    专家观点

    在9月21日召开的“为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中国解决方案”专家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希灿指出,“我国目前有近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患者,由于病程长、致残率高,不仅严重损害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其高额的医疗及护理费用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与会专家同时呼吁全社会关注我国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研讨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国解决方案,期待国家早日出台相关整体规划和研发指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报告披露,2015年全球以AD为主的痴呆消耗医疗等相关费用超过8000亿美元,占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以上。

    遗憾的是,如今仍然缺乏有效预防和阻止AD发生和疾病进展的药物治疗手段。唐希灿院士表示,目前临床使用的药物仅为对症处理、短时间减轻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等症状,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等。

    面对巨大的危机和潜在的市场机遇,发达国家、国际组织和企业纷纷增加研发和资金投入,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早期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

    药物研发困难重重

    AD药物市场达上千亿美元,研发新药成本高、研发难度大。十几年来,很多药企投入巨大人力、物力,防治AD新药研发,均铩羽而归。

    根据美国制药商协会2013年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病报告》,从1998到2011年,药物研发商已取消或终止101个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临床开发,2003年前只有3种药物上市,且仅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症状治疗,药物研发成功失败比为1:34,失败率高达98%。

    迄今为止,涉及β-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所有关键节点的新药研发均在临床试验关键阶段惨遭失败,包括减少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的疫苗和抗体类药物、抑制脑内β-淀粉样蛋白产生的β和γ-分泌酶抑制剂、抑制β-淀粉样蛋白异常聚集和神经毒性药物等。国际学术界曾给予厚望的抑制tau蛋白异常聚集的药物也在III期临床试验失败。

    国际大规模临床研究失败的重重教训,促使业界从更为广泛的视角重新思考AD的发病机制、防治策略,寻找防治AD的新靶标,一项新的学术假说药物研究应运而生。

    国内首个AD一类新药有望“弯道超车”

    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和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基金等多重资助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博士生导师、上海日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钟春玖教授基于临床结合基础的长期研究,在国际上开创性地提出AD的“膜衰老和能量代谢障碍假说”,指出AD是膜衰老诱发硫胺素代谢异常,进而导致脑能量(糖)代谢障碍和诱发多级联病理生理反应参与的复杂疾病,必须通过改善脑能量(糖)代谢并阻止诱发多级连病理生理反应才有可能预防和阻止AD的发生、发展。西方学术界的单一作用机制药物难以延缓或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

    基于上述学术假说,日馨生物研发了第一个国家一类(化学类)新药BT-1,于2016年获国家新药临床批文,9月21日启动了全国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

    据了解,该新药已先期于2016年在美国开展II期临床研究,先后获中国发明专利、美国和欧盟发明专利等授权保护,部分成果已在《BRAIN》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

    不过,截至目前,中国还缺乏有关AD及相关研究的整体规划。专家呼吁国家和有关部门、地方政府早日出台AD相关疾病研究规划和研发指南,筹建集卫生康复、公众参与等为一体的AD及其相关疾病国家综合防控体系,覆盖AD患者疾病监控、诊断、治疗、康复、教育等各方面服务。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