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20日 星期四
“虚拟养老院”服务要做实

    没有一张床位,而是通过电话、网络等接收居家老人发送的需求指令,为老人提供洗衣、烧饭、修理水电等多项服务,而老人在支付费用后,便可享受到快捷的上门服务。当下,被视为“社区居家养老”升级版的“虚拟养老院”日益受到关注。

    “虚拟养老院”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推广却并非一帆风顺。一是不少人对此还存有顾虑,比如“虚拟养老院”建立在对家庭信息的充分了解之上,信息安全是否能做到位?二是尽管“虚拟养老院”不会遇到场地、床位等问题,但资金少、服务人员紧缺等制约因素依然存在。此外,由于各地“虚拟养老院”都是自主建设,尚无统一的标准,管理运行、服务提供等方面的质量良莠不齐。因此,“虚拟养老院”既要借助“虚”平台发展,还要把养老服务工作做细做实。

    例如,全国第一家“虚拟养老院”苏州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近日编写了一套多达115项的“虚拟养老院”服务规范标准。标准中规定的服务项目细致入微,比如如何敲门、服务人员等候开门时该怎么站都有规矩。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的成功经验,迅速引发了不少城市的关注。

    而在此基础上,要想真正避免行业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不能只依靠市场的单方面作为,还有赖于政府部门发挥牵头主导作用,尽快制定统一的行业规范标准。另外,此前有机构统计,我国养老专业人才缺口非常大,完善护工培训体系,加大专业人员培育力度,都需要专门政策的针对性引导。

    今年初,国家工信部、民政部、卫计委等三部委联合印发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一定程度上,“虚拟养老院”正是智慧健康养老的表现形式之一。现在,市场迈出了积极一步,推动“虚拟养老院”做强做实,还需要从公共部门到社会组织、企业的共同努力。

    《快乐老人报》2017.7.10  文/朱昌俊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