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20日 星期四
万物互联时代到来 网络安全出现新动向
GPS被“劫持”了怎么办?

    有专家表达了担忧:网络安全领域的人工智能也可能变成一把“双刃剑”,如果黑客使用了人工智能的恶意软件,就能更轻松地弄清楚它周边的环境,并模仿系统中用户的行为,从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你的GPS被‘劫持’了!”

    这并非科幻电影中的场景。现实中,在我们越来越多打开手机的GPS定位来预定外卖、打车或解锁共享单车时,由于GPS发射的信号未经加密,“黑客”可以利用SDR(软件定义的无线电)设备伪造卫星信号,发射到指定的区域内,进而影响这一范围内的目标设备。这时,你的手机可能会被“定位”在一个你从未去过的地方,时间设置也可能“穿越”到过去或未来。而这暴露出的不过是网络安全威胁的“冰山一角”。

    未来的物联网城市什么样?科学家们是这样描绘的:一切都变得越来越智能,路上行驶着自动驾驶的汽车,空中有无人机送货,股票外汇交易、城市服务与管理、紧急救援、食品安全保障都需要通过装载GPS的设备来实现。如果这些设备的GPS被“黑”,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可不是那么简单。

    市场机构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500亿台物联网设备。届时随着5G通信技术和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万物互联将成为现实,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被打通,对虚拟世界的攻击可作用到物理世界,基础设施也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安全威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信息安全与运行中心总经理张滨认为,物联网时代将有两个“无处不在”:一是物联网的应用无处不在,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将从各个方面影响人们的生活;二是它所带来的风险也将无处不在。

    目前,个人隐私、家庭安防等领域都是物联网安全的“重灾区”。亚信安全首席技术官张伟钦介绍,今年年初,奥地利一家酒店的电子门禁系统就曾多次遭到黑客的攻击,使得客人无法进入或走出房间。酒店只得向黑客支付了价值1500欧元的比特币,然而,黑客在获得赎金以后,还在系统留下了“后门”,这意味着他们随时都可以卷土重来。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网络安全厂商正在积极探索机器学习在安全数据挖掘、网络安全、威胁检测等方面的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来强化网络安全防护。

    亚信安全CEO张凡指出,应对有组织的网络攻击,除了要打破各自为战的局面,还需要转变防护观念,由被动防御向主动保护发展,建立一体化的防御体系。《人民日报》2017.7.14  文/谷业凯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