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9日 星期四
这种“好人”不会让社会更好

    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长队,眼看就要轮到自己了,这时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来到身边,一脸真诚地恳求,“能让我插个队吗?你看我抱着孩子,要是从后面排队还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我没有犹豫,近乎本能地选择了拒绝。

    每次带孩子打疫苗,我内心都要挣扎半天,不是担心疫苗的安全,而是漫长的排队。终于快要轮到自己时,突然被人请求要加塞儿,不加犹豫地拒绝是不是有些“冷血”?如果我同意她加塞儿,自己损失算不上太大,只是延后一位而已。但对于你后面的人呢?你同意她加塞儿,你延后了一位,而你后面的人也要随之延后。你前边的人如果“发扬风格”继续允许别人加塞儿,你后面的人将要更长时间地等候?这么一想,心里反而淡定了很多。

    打疫苗,大家都是带着孩子排长队,每个人为了打疫苗付出的成本都一样的。这个时候,我很不喜欢那种以各种借口加塞儿的人,也不同赞同“发扬风格”同意加塞儿。前者本身就破坏秩序,不需赘述。而后者看似“好人”,在自己利益损失不大的前提下,发扬了“乐于助人”的风格,却给自己身后的人带来了损失。并且,对那些违反规则破坏秩序的人,采取了退让甚至纵容的态度,这是不是会导致加塞儿者以后更不守规则呢?看似方便了“需要”帮助的人,实则纵容了一种小小的恶。

    日常生活里,总有一些人会将“孩子”或者“自然年龄的老”看作弱势符号附着在自己身上,以期获得更多便利。一个好的社会一定是一个有利他精神的社会,利他精神肯定是建立在人人自律基础上的,他们不会动辄要求别人照顾自己的需求,为自己让渡权利。当你总是以“好人”的姿态,来对待那些不自律的人时,这个社会能更好吗?安·兰德早就在《自私的德性》中说过,“理性的人决不会为了投合他人的非理性、愚蠢和欺诈,而歪曲或损害自己的标准和判断。”所以,做真正能促使社会好起来的“好人”,也是需要“技术含量”的,至少,你要保持你的理性,不要被你的“伪善”所欺骗。

    《中国青年报》2017.6.21 文/陈方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