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9日 星期四
“限塑令”下塑料袋 缘何仍“我行我塑”

    两头蒜、一个西红柿、几个小芒果……别看笔者就买了这么点东西,超市导购依然尽职尽责地用透明手撕连卷塑料袋将它们分类装好、称重、贴价签。结账时,收银员还会问一句:您需要塑料袋吗?大部分人都选择花几毛钱买个塑料袋,然后窸窸窣窣地装好物品走人。

    《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

    然而,时至今日“限塑令”已经实施9年,其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甚至让人们感到塑料袋的使用量比以前更大了。据相关数据显示,一些超市每年仅出售塑料袋就能赚上千万元,还有些商家通过“互联网+”推广塑料袋,付款时扫码关注,就能免费得“袋”。如此一来,“限塑令”被扭曲地执行为“卖塑令”。而且在不少消费者看来,用几毛钱换“便携的需求”,是比较划得来的,也正因为“付费”,使用起塑料袋更加理直气壮,这种消费心理与“限塑令”的环保目的显然是背道而驰。

    “限塑令”下塑料袋仍“我行我塑”,其背后是“白色污染”的卷土重来,对环境的危害是巨大的,对人体健康、水资源、土地及农工业生产也有着潜在的危害。因此,当前破解“限塑令”落实难的尴尬局面,需要多管齐下。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强化监管,从源头上“堵”住塑料袋,环保、质监、工商等部门要联合执法,对塑料袋的生产、经销以及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管,堵住不合格塑料袋的流通渠道。另一方面,要积极利用新材料技术,生产平价又便于携带的环保袋,满足消费者需求。在当前塑料袋“替代品”不足的情况下,要完善塑料袋集中回收制度,提高回收率是减少污染的最好方式。当然,提高环保意识,从自我做起,主动把“限塑”当成一种生活习惯,拒绝“我行我塑”。

    东北新闻网2017.6.9文/赵霞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