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29日 星期四
机器人送快递 离真正上路还很远

    6月18日,京东在北京的三所高校和西安的长安大学启用了“配送机器人”给在校大学生送快递。机器人送快递符合智能时代的发展趋势。但在现阶段,“配送机器人”仅能在高校的封闭环境中进行,无法在城市和小区中穿梭,这种超前的物流配送方式何时能走进普通市民家,还要打一个问号。

    理想状态

    5分钟送货到目的地

    京东的“配送机器人”实际上是一个四轮小型无人驾驶电动货车,搭载了一套智能驾驶系统,如有人出现在前方,智能驾驶系统就会刹车。配送路线也是规划好的固定路线,如有快递到达校园,配送员先将快递放入车里,然后由系统通过APP或短信通知收件人,收件人确认后,“配送机器人”就自动开到固定停靠点送货,收件人输入密码便可打开配送车仓门收取快递,整个过程持续不到5分钟。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情况,如果收件人长时间不来收货,“配送机器人”在规定路线内巡回,或者给其他用户送货,送完之后再返回原地,发送短信等待。另外,这种配送机器人在校园的时速只有5公里,如果遇到行人或车辆出现在配送车的视野之内,车辆要停顿几十秒,降低配送效率。

    目前无缘普通市民

    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京东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在全国1000多个京东派配送站点启用配送机器人,应用场景主要在高校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校园外的普通市民还无法享受这种高科技的智能送货手段。

    京东的“配送机器人”目前很难回避的是自动驾驶的合法性问题,导致它无法真正上路。互联网专家洪波认为,无人驾驶在现阶段仍处于实验阶段,即使无人驾驶技术完全成熟可靠了,如何在法律上得到承认并自主上路,尚未达成共识。

    京东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只是代表了未来的一个方向,在无人驾驶的合法性没有取得重大进展之前,这种物流模式无法应用到普通用户。即使在高校内,如果“配送机器人”出现了交通事故,如何界定责任,对于城市管理和交管部门也是一个考验。

    《华商报》2017.6.22  文/杨刚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