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马黎明:当好矿山安全“侦察兵”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本报记者 韩 荣

    时间已近凌晨一点,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镇城底矿的一间办公室内,仍有个身影在挑灯夜战,他正是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镇城底矿创新工作室主任马黎明。

    这几天,马黎明正抓紧时间为提升井下高冒区瓦斯监测效率制定方案。“井下巷道顶板条件差,在施工过程中和矿压作用下容易形成高冒区,在工作面煤壁到风筒出口之间,容易形成瓦斯积聚,做好高效率气体检测至关重要。”马黎明说。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马黎明扎根煤矿安全仪器监测事业20多年,他不负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凭借着一股执着的钻劲,坚守着煤炭生产的第一道安全防线。

    7月8日,记者走进马黎明所在的创新工作室旧址。在约50平方米的创新工作室中,一整面荣誉墙见证了他从一位普通的技术工人逐渐成长为技能大师的奋斗足迹。

    “安全仪器监测工这个职业,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马黎明告诉记者,2002年,从太原西山技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镇城底矿监控队,成为一名安全仪器监测工。

    煤矿生产过程中会伴生甲烷、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威胁着矿工们的生命安全。而马黎明的工作不仅要严格监测这些有害气体的变化情况,安装、调试安全监测系统和设备,还要及时对安全仪器进行维护检修。

    马黎明所在的镇城底矿是高瓦斯矿井,井下各类传感器多达300个。入职后,看着库房里坏损的传感器越堆越多,马黎明萌生了一个想法:把常用仪器中的每一块电路板画出来,弄清每一个电子元件的作用,让那些坏了的传感器重新“上阵”。

    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巴掌大的甲烷传感器电路板上搭载了177个元件,集成了91个电阻。其中,最小的元件比半粒小米还小,线路和接点更是密密麻麻。

    为了尽快吃透电路板的关键技术,马黎明利用休息时间,一笔一笔记、一张一张画,最“疯狂”的时候,他把电路板揣在兜里,吃饭时手里拿的是电路板,睡觉时脑子里想的是技术参数。

    “之所以与小小的电路板‘较劲儿’,是因为电路板是传感器的‘大脑’。只有它正常运作,才能保证传感器实时、持续、灵敏地监测到井下情况。”马黎明说。

    历经700多个日夜,马黎明终于画出了34张电路图。这些电路图几乎涵盖了当时所用的各类传感器。“这修复传感器的‘灵丹妙药’,算得上全行业首创。有了这34张电路图,排除故障、维修检测,‘药到病除’。”镇城底矿通风区副区长任昕辉说。

    在马黎明看来,煤矿生产安全问题容不得丝毫马虎。为了把好自己这道“安全关”,马黎明多年来练就了一身本事。工作面监控系统哪里有毛病,马黎明眼一看、耳一听、伸手一摸,问题就了解得八九不离十了。如今,他更是做到了电路元件“一摸准”、主要参数和技术性能指标“一口清”、查找和排除故障“一手灵”,如同一名守护矿山煤海安全的“侦察兵”。

    工作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修复传感器1200多台,排除故障及隐患800多起,为企业节约资金200多万元。不仅如此,马黎明还先后研制了“煤矿安全地面监控系统声光报警音箱”“电流电压测试仪”“语音报警断电功能测试仪”“矿用风筒风量一体化开关传感器”等60余项创新成果。

    提及初心,马黎明说,就是把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身怀一技之长,练就绝活绝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当自觉把个人追求与国家和人民的需求相结合,脚踏实地,努力向更高端、更智能、更适合煤炭开采应用的新技术领域进行探索和研发。”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