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5日 星期一
上海浦东:让全球人才近悦远来

◎本报记者 王 春

    最近,拿到高级职称证书,让自称为“体制外人士”的上海杰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赵洪兵很欣喜。上海浦东新区区级高级职称参评“直通车”试点改革以来,已有139名类似赵洪兵这样的“体制外”人才受益。

    率先实行更加开放和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构建高能级的人才平台体系,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上海浦东持续打造全球人才创新创业热土,也收获了阶段性的成果。

    “不拘一格”聚人才

    在张江碧波公园偶遇了爱因斯坦雕像后,马来西亚籍科学家许金祥对张江充满了期待,这也为他来到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工作埋下了伏笔。“这里有18条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道路纵横交错,一到秋天,居里路上的梧桐树特别美。”他说。

    这位与缪子物理打交道的“80后”科学家,对于张江科学城内正在建设中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满怀憧憬。

    为了让更多的“许金祥”近悦远来,浦东致力于打造引才聚才的“强磁场”。2021年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提出,浦东要建立全球高端人才引进“直通车”制度,率先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

    早在2017年,浦东就已率先试点境内外高校外籍应届毕业生可直接申办工作许可。同年,浦东实行自贸试验区永久居留推荐“直通车”制度。

    近年来,人才“14条”、海外人才“9条”、人才发展“35条”等一系列人才新政先后出台,浦东在人才领域实现了许多全国首创性改革。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缩短年限要求;技能人才评价由政府主导向企业自主方式转变,9家符合条件企业获得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可自主开展27类职业(工种)、86个评价项目,超4000人取得相关证书……这些首创性改革已硕果累累。

    精准贴近产业和非公领域人才痛点,是浦东的又一项创举。在生物医药专业,浦东开展了上海市首个区级工程系列高级职称评审项目,建立了高级职称参评“直通车”,允许非公领域中在岗专业技术人员直接申报高级职称,靶向提供精准指导。

    “过去,因为缺乏高级职称人才,许多民营公司在申报一些科研基金项目时存在壁垒,实际上也影响了大家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赵洪兵说,改革后,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直通车”参与高级职称的评审,这样申请项目更有优势,也有利于释放出他们的创造力和活力。

    未来,这一模式还将拓展至人工智能等领域。一批“专业背景优”“从业业绩强”的硬核产业领域优秀人才将大量涌现。

    打造人才“蓄水池”

    聚人才,是为了用人才。浦东“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六大硬核产业迅猛发展,这就需要全方位的人才服务体系提供支撑。

    2023年,浦东推出“1+1+n”人才政策体系,并先后实施全球引才伙伴计划、建设国际人才驿站、开展高校直通车系列活动等,让不同背景、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才都有认识浦东的渠道,真正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目标。“明珠计划”、院士“8条”、博士后“10条”等一系列重磅政策,让各类人才到浦东“一来无忧”、安居乐业,为浦东大胆闯、大胆试厚植了人才沃土。

    如何能使人才源头活水不断?浦东国际人才港、国际人才驿站这些平台体系,服务全球创新创业人才与创业项目,成为浦东构建人才服务生态圈的重要支点。5年来,浦东国际人才港累计服务海内外人才超过26.1万人次,成为一站式人才服务综合体、高能级人力资源配置枢纽和国际化人才“蓄水池”。

    浦东国际人才驿站负责人李婷婷介绍,人才驿站面向国际人才提供7—14天免费住宿,3—12个月免费创业工位,以及政策咨询、职业对接、参观考察、社群活动等一站式服务,致力于打造国际人才“职业发展首站”“创业首站”。如今,人才驿站已成为浦东高质量人才的增量入口。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