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0日 星期三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平台入驻银川

    ◎本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郭 娇

    如何进一步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水平?在盐碱地分布广、面积大的宁夏,有好消息传来。日前,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西北中心银川试验站正式揭牌。

    我国盐碱地多,开发潜力大。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补充耕地后备资源、保护现有耕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战略意义。2021年3月,科技部正式批复建设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旨在联合国内相关优势单位打造国际一流耐盐碱水稻研发技术创新平台,培养耐盐碱水稻全产业链高端创新人才队伍、攻克耐盐碱水稻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打造耐盐碱水稻创新型产业集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已在华南、华东、西北、东北分别设立4个区域中心。

    “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聚焦‘以种适地’,加快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技术研发和应用,我们积极与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西北中心对接协商,申请成立银川试验站。”宁夏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刘炜介绍,这对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与模式研发、宁夏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银川试验站依托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建立。研究所长期致力于水稻科研工作,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科研优势。通过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奋斗,研究所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自主选育的新品种多次助宁夏实现水稻品种更新换代,培育的新技术有力保障宁夏水稻产业绿色、轻简、高效发展。

    据了解,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多次创下宁夏水稻优质高产纪录,如自主培育的“宁粳43号”米质达到国标1级,在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中获金奖;通过东西部合作机制培育的“闽宁1号”,米质也达到了国标1级。

    “以银川试验站建立为契机,凭借多年来积累的科研优势进行耐盐碱水稻研究,我们信心满满。”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所长陈东升表示,今后研究所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与优势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努力攻克耐盐碱水稻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和打好种业翻身仗提供科技支撑。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