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深蓝搅拌

【科技文苑】

    ◎李春雷

    自小在缺水的地方长大,猛一天来到珠江口,站在伶仃洋的岸边,吹着腥腥的海风,望着暗流涌动的茫茫大水,甘肃定西人王刚,突然有股难以名状的情绪从心底升腾而起,很快弥散全身、溢满心房,令他不知不觉湿了眼角。

    这么多的水,这么大的水,简直奢侈!

    然而,他很快就领略到了大水的威力。

    王刚,2007年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工作履历丰富,曾在天津港待过一年,与同事们共同建设30万吨级的码头,也去过国外,同样从事码头建设。2012年7月,他又来到广东,参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这一干,就是三个春夏秋冬。

    2016年10月的一天,王刚和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的同事们一起,初次来到中山。面对浩浩汤汤的大水,早已多方了解伶仃洋水况的他,仍感到巨大的压力潮水般扑面而来。作为一名普通的建设者,在他看来,建设港珠澳大桥已是自己事业的巅峰,而此次建设深中通道则是又一个巅峰。由巅峰到巅峰,不是单凭流汗就能实现的,王刚和他的同行者们要付出很多——激情与热血,坚毅与果敢。

    按照设计,在深中通道的建设过程中,西人工岛尤为关键。这座岛处于茫茫大海之上,承担着海上桥梁段与海底隧道段的过渡转换任务,是座“会师”岛、“连接”岛,可以说是深中通道建设的重中之重。建成之后,外观呈菱形的西人工岛长达625米、最宽456米,面积约13.7万平方米,相当于19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若从空中俯瞰,西人工岛犹如一只展翅在伶仃洋海面上的鲲鹏,又似一只美丽的风筝。在满足基本交通服务的基础上,西人工岛上还将设置隧道管理站、救援站、通信站等必要的运营管理设施,以及路政、交警、消防执勤点、直升机停机坪、救援码头等。

    这一海中仙岛,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多功能新地标。

    这座岛未来的分量如此之重,王刚和他的同事们,又怎能不觉得“压力山大”呢。

    海中筑岛,港珠澳大桥已有示范在前,西人工岛与港珠澳大桥人工岛一样,也是采用“钢圆筒围岛”的施工方式。

    在港珠澳大桥施工过程中,工程师们发现,筑岛位置的海底,有深达15米至20米的淤泥层,无法采用常规的抛石斜坡堤,或者重力式沉箱结构围筑岛堰,很令人头疼。

    工程师们还给这个讨厌的淤泥层起了个形象、生动的名字——“水豆腐”。“豆腐”也就罢了,还是“水”的、“滑”的,抛石、沉箱落到“水豆腐”上,就像脚底下抹了黄油,很快会滑出去,根本固定不住。

    用钢圆筒围岛,则可以直接固定在海床上,中间再排水、吹填砂,形成人工陆域,可以很快形成稳定的结构,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也是最小的。经过周密计算,建设团队计划用57个直径28米的巨型钢圆筒,在伶仃洋上围出西人工岛的岛堰。

    王刚和同事们抵达中山后,首先要做的事,当然是考察施工现场。

    然而,经过对钢圆筒振沉位置的海床仔细探察之后,所有人不由得紧张起来。这里的海床,因泥沙长年累月地沉淀堆积,产生了优质的工业用砂资源,曾引发过大量的人为盗采。毫无节制地挖掘,导致施工海域海床地层硬度参差不齐,表面坑洼不平、深浅不一,同时又附着了厚厚的淤泥,有的地方很软,有的地方却遍布夹砂层,甚至厚达几米,硬度极为惊人,足以使钢圆筒变形甚至破裂。

    显然,这里的地质条件,比港珠澳大桥人工岛的施工条件恶劣多了。

    关键在于,若在这样起起伏伏、软硬不一的“水豆腐”上实施振沉,钢圆筒受力不均,加之水流快速冲击,很容易造成位置偏差,精度根本无法保障。这可是在大海中筑岛,设计师们都经过了精密的计算,只有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才能保证顺利圆满,否则,极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功亏一篑的局面一旦出现,将是难以承受的后果。

    那段日子,王刚率领一支由十几人组成的攻坚团队,白天现场考察,晚上则和技术人员一起攻关,研讨技术方案。严谨的科学态度,催生了激烈的讨论,有时甚至像在争吵。为了西人工岛的顺利建设,每个人都把脑洞开到了极限,能想到的都想到了,该表达的都表达了……这时候要的不是一团和气,而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夜里12点前,王刚办公室里的灯就从没熄灭过,讨论到凌晨一两点钟也不是啥新鲜事。

    每一位参与者都很清醒:这些按设计需要振沉海底的57个钢圆筒,这些将要围出西人工岛轮廓的57个钢圆筒,是这座岛屿的生命线,哪一个都不能出现半点差池,他们也不允许这种差池出现在自己手中。

    海床地质问题一天不解决,后续的钢圆筒振沉精度将无法掌控,施工也就无法进行。

    那些日子,海底的这些硬质夹砂层,这些裹着“黄油”的“铁板烧”,成为横亘在王刚与周公之间的“王屋太行”,令他无法进入深度睡眠,常常是好不容易睡着,一个念头跃出脑海,人立即又清醒了。

    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始终是攻坚克难的不二法宝。

    随着各式各样的方案不断汇聚,终于有条可行性建议浮出水面,成为众人讨论的核心:当初,为了便于香港国际机场的施工,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立足自主研发,克服了重重技术壁垒和技术难题,研发建造了全国产化的深层水泥搅拌船,主要是用来将软土硬化加固处理。如今,大家运用反向思维,认为完全可以将其应用在将硬砂层变软上。

    方向找到,立即行动。

    好一番技术攻关,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的科研团队研发出了钢圆筒基础DSM预处理核心技术,用以降低硬质土地层强度,使钢圆筒工艺适用于软硬不均的地质条件,为在外海软弱地基上修筑人工岛等建筑提供了崭新、快捷、可靠的施工方法,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这艘水下深层搅拌船,王刚他们习惯称之为“砂桩6号”。

    该船上有三根标志性的圆管,如果说这艘船就是一台巨大的搅拌机的话,这三根管就相当于搅拌机的搅拌头。它们沿着将要振沉钢圆筒的预定位置,用钻机深入到夹砂层,注入泥浆作为砂砾之间的“润滑剂”,然后开始搅拌,直至使这一区域变得柔软,达到施工要求,使钢圆筒振沉时更容易穿透这些硬质层,确保钢圆筒能平顺、精确地振沉到设计位置。

    西人工岛建设中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就这样被王刚他们解决了。

    (本文节选自《龙腾伶仃洋——深中通道建设纪实》,有删改,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