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智慧港口逐步成为水运高质量发展靓丽名片

    科技日报北京6月26日电 (实习记者于紫月)“目前,我国已建成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有21座,自动化干散货码头有28座,已建及在建的自动化码头数量位居世界首位。”在国新办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说,加快推进智慧港口建设是当前水运发展的重点领域。目前我国智慧港口正在逐步成为水运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一些领域已经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重要转变。

    付绪银介绍,我国港口的自动化技术水平和应用规模总体位居国际前列。基于5G技术的新一代自动导引车、无人集卡等智能化水平运输设备率先投入使用,有的已经实现集卡自动化长距离运输。在世界集装箱第一大港上海港,以前配载一艘船需要4个小时,现在5分钟左右就可完成;以前需要人工驾驶运输车辆,现在已经开始规模化运用自动驾驶车辆。

    此外,我国还制定发布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煤炭矿石码头设计规范等一系列行业技术标准,形成了成套的技术标准体系,带动和支撑了智慧港口建设发展。付绪银举例道,我国“北煤南运”的重要港口黄骅港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作业和现场无人化作业,装船效率显著提升,辅助作业时间大幅压缩,现在船舶平均在港时间缩短了2天。

    作为全国性航海类和综合性学术组织,中国航海学会为我国水运智慧化转型升级作出贡献。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宝晨介绍,学会坚持开展航海科技预测,每五年发布一次航海科技发展报告,每年征集重大科学问题、工程问题和产业难题,并围绕绿色、低碳、智能、韧性等重点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还组织研编《智能航运产业与技术发展路线图》等。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完善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研究建立智慧港口评价体系,大力推进传统码头智能化改造,持续提升港口服务智慧化水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水运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付绪银表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