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
山西:通过考核评价促进科创平台质量提升

◎赵向南  本报记者 滕继濮

    “炭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承担过多个国家重大项目,攻克了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多个关键技术。在这次考核评价中,我们又获得了‘优秀’等级。”6月14日,该重点实验室主任宋燕告诉记者,“这次考核评价很科学,真正通过考核促进了科技创新平台的提升。”

    近日,山西省科技厅完成了2023年度省重点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的绩效考核工作。考核结果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29家单位获得“优秀”,8家被评为“不合格”,山西省电池负极材料开发技术创新中心被撤销省技术创新中心称号,其余为“良好、合格或基本合格”。

    “考核的核心目的是评价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绩效,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对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培育和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山西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俊义说,“我们将根据考核结果确定财政支持经费,并实行动态调整和差异化支持措施,实现平台有进有出、分类支持。”

    评价导向:破“四唯”、讲贡献

    科技创新平台既是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省共有160个省重点实验室、102个省技术创新中心。

    “这次考核范围是2021年以前立项建设、建设期满的省重点实验室和厅市共建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以及2022年以前立项建设的省技术创新中心。”山西省科技厅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建设处处长肖育雷说,按此范围,共有93个省重点实验室和72个省技术创新中心接受了考核。

    在这次考核评价中,山西省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创新中心脱颖而出,荣获“优秀”评级。该中心负责人梁亚林介绍,他们专注于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领域,加强理论研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以推动山西省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产业链发展。

    考核坚持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破“四唯”、讲贡献,量质并举、以质为先。“山西省科技厅改革了科技创新平台考核评价体系,把承担省级以上科研任务、引进培育人才、科技成果转化和科学贡献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刘俊义说。

    在考核评价方式上,他们采取按学科领域分组,平台之间互相通讯评审。各组由各科技创新平台主任担任专家,审阅年度报告,独立填写评审意见打分表。“以往的考核,由于外部专家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了解不够,考核结果有时不够科学。”肖育雷说,现在由科技创新平台主任担任考核专家,不仅解决了这一弊端,还能促进平台之间的互相学习与交流合作。

    此外,此次考核还简化和规范了工作流程,要求科技创新平台每年年底在线填写一次年度报告。肖育雷告诉记者,基于信任制的网络填写方式,实现了三个“不再要求”,即不再要求提交纸质版报告,不再要求上传印证资料附件,不再要求负责人签字和单位盖章。

    择优建设高端科创平台

    依托山西农业大学建设的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基于该重点实验室,山西省科技厅批准筹建土壤健康山西省实验室,期望打造一个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旗舰型科技创新平台。

    据介绍,省实验室的定位高于省重点实验室。“考核的目的是赋能,择优建设省实验室。”肖育雷强调,“对战略需求导向突出、长期运行良好、年度考核优秀的省重点实验室,我们将择优建设省实验室。”

    “我们充分尊重学术传承和优势特色,对于纳入省实验室的省重点实验室,可根据实际情况保留省重点实验室牌子。同时,对于已纳入省实验室的省重点实验室,仅在省实验室考核,不再重复参加省重点实验室考核评估评价。”肖育雷说。目前,山西省已批准建设5家省实验室。

    此外,本年度考核获得“优秀”的创新平台,将获得50万元的经费支持。而且这一支持采取“免申即享”的方式,直接拨付奖补资金。

    “科技创新平台若连续两年考核结果为‘不合格’,其省重点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称号将被撤销。”肖育雷透露,对此次年度考核为“不合格”的1个省重点实验室和6个省技术创新中心,已给予黄牌警告。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