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为了蓝天下一张张笑脸
——记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彭林团队
彭林(前排左)和闫雨龙(前排右)组织团队成员进行技术研讨。 受访者供图

    【创新团队】

    ◎本报记者 孙 瑜

    前不久,针对汾渭平原大气污染协同防治的国家级科技研发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

    继助力山西省阳泉、长治等市成功降低PM2.5年均浓度后,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彭林的科研团队又把目光投向汾渭平原。在这里,他们将研究区域污染传输机制并进行污染协同防治,为实现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技支撑。

    在彭林看来,“抬头就能看见蓝天”是民生福祉,让蓝天常驻、空气常新是团队的使命。

    坚守一线,“冷门”走向“热门”

    1992年,彭林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读研时,导师的一句话让她走上了大气污染物防治之路。

    “未来,环境科学是朝阳方向,你就做大气飘尘研究吧。”导师说。

    “那时,环境科学还是一个‘冷门’专业。”彭林回忆道,“大多数人不了解环境科学是什么,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像现在这样受重视。”

    但身为“山西娃”,一想到相关研究能让煤炭大省的环境变好,彭林便一头扎了进去。

    在彭林的印象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太原是灰色的。“我在路上骑车,远远就能看到从炼焦炉里冒出的黑烟与黄烟。骑车回来,我的白衬衫黑了,脸上都是灰。”她说。

    那时,彭林将喜爱的白衬衣收进了衣柜,穿上了黑色外套,方便外出走访调查。这个习惯,她保留至今。

    30多年来,彭林坚守在大气污染防治一线。她在见证环境科学从“冷门”走向“热门”的同时,瞄准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与防治调控技术方向,创新了基于同位素技术的颗粒物源解析和臭氧来源解析方法,有效解决了大气污染来源解析精细化与精准性不足问题。此外,她还推出大气污染控制的系列调控方法,助力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以科研为基础,在多个地方政府项目支持下,彭林带领团队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大气污染防治中,他们的足迹遍布山西省,相关研究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雾霾治理提供支撑。

    凭借突出的工作成绩,彭林先后获得山西省青年五四奖章,被评为山西省巾帼建功标兵,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成绩和荣誉并未让彭林停下脚步,她始终记得自己老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的话——“要探索符合国情的清洁能源发展之路”。近年来,她带领团队把研究重心放在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下的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上。

    现场蹲点,蓝天取代“扬尘”

    基于对西北地区大气环境长期跟踪研究,2017年起,彭林先后担任总理基金项目3个城市(长治、阳泉和咸阳)“一市一策”专家组组长,对雾霾形成来源控制开展集中攻关。从污染物采样、分析、建模到企业调研、政策评估,她带领团队,将严谨细致的作风贯穿项目的每一个环节。

    以总理基金长治市一期项目为例。2017年,该市年煤炭消费量高达4010万吨,位列山西省第一位,市区30平方千米范围内分布着35家重污染企业,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在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中“吊车尾”。

    2020年底,彭林带领团队在长治市驻扎50多天,每天随政府相关人员开调度会、走访调查。团队成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闫雨龙告诉记者,团队和当地政府建立了实时沟通群,通过管控分析、走访等方式,全力推动大气污染防治进程。

    每天,闫雨龙都会接到“一市一策”重点区域检查问题报送群的消息。在群里,现场蹲点的团队成员会及时上报走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当地环保局负责人收到管控系统“警报”时,常会寻求彭林团队的帮助。闫雨龙曾在凌晨2点接到过电话。

    “当时,某地国控站点监测到一项污染物浓度突然变得特别高。工作人员发现异常后,请我们团队分析风向和异常情况出现原因。大家连夜分析了成因并提出治理建议。”闫雨龙回忆道。

    一年四季,团队成员“随叫随到”,为城市“把脉问诊”。他们现场调研、驻点跟踪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意见。

    闫雨龙将自己潜心凝练的“大气污染物同位素示踪与调控”技术与创新体系,应用到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中,实现了大气污染物精细化溯源。

    “刚开始,我们在老百姓家的房顶上取样,他们都不太理解这有什么用。后来,眼见长治的天越来越蓝,他们就特别支持我们的工作了。”闫雨龙说。

    一年里,闫雨龙在北京和长治之间往返十几次。“家里人都说我出差的时间比陪孩子多,长治市成了我的‘第二故乡’。”闫雨龙说。

    近年来,长治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位列“2+26”城市前3名。

    “看到自己的工作改变了城市环境,老百姓在蓝天下展露出一张张笑脸,我们十分有成就感。”闫雨龙说。

    迭代模型,治污愈加精准

    “利用新技术分析监测数据,建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生态环境智慧管理平台,是全面落实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方针的重要举措。”团队成员、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邱雄辉说。

    近年来,团队通过建立和运维精准治污数值模型,探寻“科学精准治污”之道,支撑天空从“雾霾蓝”转向“常态蓝”。

    邱雄辉自读博以来,就致力于模拟大气污染物排放反应过程。“我的主要工作是基于空气质量预报和评估系统(CMAQ),打造匹配我国环境管理需求的数值模型。”邱雄辉介绍,数值模型在长治、阳泉和咸阳等市总理基金项目中得到应用,更加精准地预报了当地空气质量情况。

    “以往,国内科研团队模仿或借用国外相关模型,系统模拟精度只能达到60%至70%。现在,通过自研以及迭代更新,我们开发的系统模拟精度达到80%至90%。”邱雄辉说。

    在邱雄辉看来,他大部分工作比较繁琐。针对复杂的管理需求,他要反复统计与计算,不断提升模型质量、提出准确的调控策略,熬夜修正代码早已是家常便饭。

    “这项工作虽然辛苦,但当看到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大气污染物总量减少,我特别高兴,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有了回报。”邱雄辉说。

    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赵鹏告诉记者:“多年来,彭林团队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深耕细作,重视人才培养,以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提升公众对我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认知,推动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落地。”

    团队的辛勤工作也得到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在攻关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积极工作、集智攻关、团结协作,为攻关项目的组织实施、成果总结、科普宣传等作出重要贡献”。

    目前,团队正在开展针对汾渭平原大气污染协同防治的国家级科技研发项目,在提高污染物动态预测预报精准度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

    “我们坚信,以降碳为抓手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彭林说,“未来团队将把针对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的项目打造成治污‘样板工程’,建立起包含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技术和管控措施等在内的污碳协同治理管控系统,研究区域减污降碳路径,为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作出新的贡献。”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