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鸭脂肪肝耐受之谜解开
养殖企业工人在查看雏鸭的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研究进展】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6月10日,记者从中国农业大学获悉,该校生物学院教授黄银花团队成功绘制鸭脂肪肝动态病理学表型、染色质构象和基因表达图谱,解析了鸭减轻机体脂肪肝损伤的保护性分子机制。这一发现有望为人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疗新方法的研究提供思路。相关论文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

    对于人类而言,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一种普遍的慢性肝病。当前,人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主要以小鼠为模型。然而,小鼠的脂肪肝模型具有建模困难、周期长等缺点。“我们发现鸭脂肪肝与人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在血脂代谢和肝脏脂肪变性等病理表型上高度相似。但鸭脂肪肝不出现明显炎症和纤维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研究的独特模型。”黄银花说。

    为此,团队在鸭身上构建了一个没有脂肪炎症和肝纤维化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研究发现,鸭的独特染色质空间结构,不仅能精准调控核转录因子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和适应性免疫相关基因表达,从而有效降低脂肪肝诱导炎症发生,而且能精准调控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维持细胞的高水平更新能力,加速脂肪肝恢复。

    “我们的研究揭示了鸭染色质重构可能有利于保持肝脏的再生能力并减少脂肪炎症,并从染色质空间构象调控基因表达的角度,阐明了鸭对脂肪肝诱发损伤的保护调控机制。这为人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黄银花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