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山东聊城:“田保姆”让农民省心省力
6月6日,联合收割机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贾寨前村田间收获小麦。新华社发(赵玉国摄)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周盈升

    一会儿盘旋爬升,一会儿空中悬停,一会儿匀速前行……日前,在山东省聊城市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农民韩书功家的麦田里,两台无人机正在麦田上空做着各种动作,并喷下药剂。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韩书功明白这个道理。韩书功说,自己平常忙于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农田。自从有了航笑涵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托管服务,家中农田管理起来轻松多了。

    聊城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管理科科长赵蓓蓓告诉记者,在聊城,像航笑涵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合作社还有很多。他们托管农田,让农民变成“甩手掌柜”,被当地人称为“田保姆”。

    位于山东省西部的聊城市既是黄河下游的重要城市,也是农业大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提升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水平,增强服务带动小农户能力”,聊城以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为突破口,探索多元农机服务融合,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开辟了一条“田保姆”服务的新路子。

    赵蓓蓓举例说,目前,航笑涵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大中型拖拉机、小麦玉米收割机、秸秆还田机、旋耕机、施肥机、植保无人机等现代装备,托管了1500亩农田,可提供耕、种、管、收等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该社近三年共计为农民争取政府补助资金15.48万元。

    据了解,聊城目前共有359个农机服务组织,全市各类农机保有量28万余台(套),基本覆盖了全市农田的耕、种、管、收环节,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2.66%。

    “农机合作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赵蓓蓓表示,他们将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加快农机行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全程覆盖发展。

    坐落于聊城市东昌府区的博凯农机专业合作社是该市农机合作社领域的龙头企业。合作社依托山东农业大学、聊城大学等科研院校,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5G、AI、遥感和无线射频等技术,实现了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流程。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已有成员200余人,农机具近200台(套)。

    在聊城,众多现代化的农机合作社正以先进的装备耕耘着大规模土地,实现了现代农业与小农户的有效对接,在乡村振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领域大显身手。

    “聊城市农机合作社有3个特点。”赵蓓蓓介绍,首先是“全”,这些合作社装备基本覆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形成了集耕、种、防、收、储于一体的农业产业服务模式;其次是“新”,不少合作社根据农户不同需求制定个性化方案,探索全过程一站式托管、半托管及重点环节托管等服务模式;最后是“高”,许多合作社积极探索使用气吸式播种机、智能化收获机等高性能农机装备,为粮食作物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正因为农机合作社在保护性耕作、新机具推广、机械化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引领作用,目前,聊城加大了农机政策扶持力度,严格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惠农政策,加快老旧机械淘汰升级,并持续培养农机人才。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