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北京经开区打造自动驾驶产业创新生态
图为陈列在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的透明汽车模型。本报记者 华凌摄

    ◎本报记者 华 凌

    “我们的产品主要解决高阶智能驾驶领域国产大算力关键部件的稀缺性问题。”近日,北京经开区企业——北京辉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羲智能)有关负责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作为专注研发自动驾驶车规大算力关键部件的领先企业,辉羲智能瞄准以城区NOA为代表的高阶自动驾驶目标,打造创新车载智能计算平台,提供易用开放工具链及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可支撑超百亿级参数大模型的车端部署,助力车企实现优质高效的自动驾驶量产交付。

    在北京经开区,像辉羲智能这样布局自动驾驶的车企还有很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支持指导下,北京经开区已聚集20多家自动驾驶领域的独角兽和独角兽(潜力)企业,初步形成由整车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创新型企业为主导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生态。

    近日,记者走进北京经开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园看到,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驰科技)的展厅陈列着自动驾驶全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它们全面覆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高性能MCU等领域。短短6年时间,芯驰科技已成长为“超级独角兽”。

    芯驰科技实现智能座舱和智能车控的大规模量产,产品实现超过500万片的量产出货,覆盖40多款主流车型,服务中国90%以上的主机厂和多家国际主流车企。

    在北京经开区内,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马智行)的无人驾驶网约车(Robotaxi)像一名“专车司机”,载着记者开始体验之旅。车辆行驶全程没有驾驶员,方向盘自动打轮、回盘,自如转向。车辆根据实际路况,可以实现减速避让、转弯慢行、停车、启动、变道等,让行驶的每个环节都顺畅自如。

    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说:“从2017年在北京设立国内研发中心以来,小马智行累计超过3500万公里的自动驾驶里程。这相当于积攒了几十个普通驾驶员终生的驾驶经验。”

    在与小马智行合作的中国外运物流华北公司,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自动驾驶卡车从这里驶出。它们途经河北廊坊,经由京津塘高速驶入天津港。截至2024年3月底,小马智行物流商业运营里程超150万公里,货运总重近2500万吨公里。

    芯驰科技、辉羲智能、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产业链企业落地发展,是北京经开区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生态环境,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缩影。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经开区以新能源智能整车制造为基石,布局国汽智联等一批平台支撑机构,形成北京奔驰、小米汽车两大重要整车生产基地,聚集一批专注于高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前装量产高阶智驾方案、汽车智能化核心零部件等领域的独角兽和独角兽(潜力)企业,打造完善的自动驾驶产业生态。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