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8日 星期二
高海拔输变电工程电磁绝缘海拔修正规律揭示

    科技日报讯 (记者夏凡 通讯员关健昕 赵录兴)记者日前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牵头开展的高海拔自然条件下输变电工程及设备特性长期基础观测与科研攻关取得重要进展。研究获得的试验数据将为川渝工程的设计和设备研制提供技术支撑。

    据介绍,依托西藏羊八井高海拔电气安全与电磁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获取直流线路地面合成电场监测数据量约2万组,可听噪声数据量约5万组。科研人员提出了特高压直流电磁环境海拔修正方法,揭示了高海拔环境下,电场与气象参数协同作用下的复合材料劣化规律等。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陆续部署实施了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金上—湖北等一批藏电外送特高压直流工程。高海拔区域全新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地理环境,超越了现有工程经验和技术认知。自2022年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组织30多家单位,开展不同海拔地区的真型试验,破解了3000米以上高海拔特高压空气间隙、外绝缘、电磁环境等专业的海拔修正难题,获得10余项世界首创成果,全面支撑了世界首个高海拔特高压交流工程——川渝工程的初步设计工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