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8日 星期二
北京研发设计 大同中试制造
山西“晋创谷·大同”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看招】

    ◎本报记者 赵向南

    “我们团队研发的冶金、煤电固废高效转化为低碳胶凝材料的技术,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且入选了工信部支持目录。”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倪文近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北京科技大学已携手中化二建,合建低碳胶凝材料中试线。在山西“晋创谷·大同”招商团队盛邀和优惠政策吸引下,他们决定将中试线放在大同,并规划建设年产100万吨低碳胶凝材料生产线。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举全省之力高水平打造“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继“晋创谷”太原先行区启动后,“晋创谷·大同”4月初在山西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揭牌运营。

    大同市科技局资源配置与管理科科长贾融冰说:“‘晋创谷·大同’充分发挥大同的区位优势,积极对接融入京津冀。我们聘请了中关村团队运营管理,学习借鉴中关村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做法,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并构建起‘北京研发设计、大同中试制造’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据了解,“晋创谷·大同”已累计对接各类产业资源60余项,其中14家企业达成明确落地意向,4家企业已注册成立公司,其他正陆续办理入驻手续。

    力争更多科研成果在大同转化

    近日,记者走进“晋创谷·大同”,看到园区内水电气暖网等基础设施和配套道路已完备,入驻的高科技公司已搬入机器设备。北京中关村智酷双创人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大同项目组负责人冯强介绍,“晋创谷·大同”按照“前店后厂”模式,布局产学研融通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基地,旨在形成从成果创新、中试熟化到成果转化的产业链条。

    搭京津冀车,赶“晋创谷·大同”路。冯强说:“我们将依托中关村体系庞大的前沿技术企业、科研院所资源以及成熟的产业科技服务能力,把‘晋创谷·大同’打造成‘类中关村’。”目前,“晋创谷·大同”已引入“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中关村科创集成服务平台、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等多个国家级平台和金融资源入驻。

    据了解,大同市近年来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部署,从体制机制保障到各领域创新,主动承接北京科技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实现“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战略目标。2023年,大同与京津冀地区共签约95个招商引资项目,294.4亿元资金从京津冀地区净流入大同,同比增长18.6%。

    “‘晋创谷·大同’全力推动形成‘北京研发、大同中试’‘北京研发、大同制造’格局,力争更多科研成果在大同转化,更多优质产业向大同转移。”贾融冰说,“晋创谷·大同”按照山西省错位竞争、各有特色发展部署,充分发挥大同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重点聚焦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产业领域。

    多重优惠政策吸引科技企业入驻

    山西云通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也已将研发设备搬入园区。记者在该公司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着调试智能控制3D可视化气压喷射道岔自动除雪系统、毫米级高精激光测量中试线。

    “我对‘晋创谷·大同’提供的研发场地和成果转化服务很满意,因此把这两个项目投在了这里。”山西云通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鹏说,“‘晋创谷·大同’适合科创团队和科技企业创业。”

    为了吸引更多京津冀科技资源来此,“晋创谷·大同”将全面沿用山西省为晋创谷出台的“1+5”配套政策,并根据大同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冯强表示:“我们会充分利用大同已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甚至推广一批北京中关村的成熟政策。”贾融冰表示:“大同市在市级层面,已根据‘晋创谷·大同’的具体情况,编制了更加具体的专项政策。”

    记者发现,“晋创谷·大同”提供的优惠政策极具“含金量”,如免费提供实验或中试厂房和办公空间,高端人才享受生活补贴和学费补贴,购买全新设备给予补贴,洁净车间改造给予装修补贴。冯强表示:“政策生态日益完善,从科创团队及企业入驻到成果转化,从研发到中试再到产业化,均有政策支持,并提供全方位服务。”

    “晋创谷·大同”到2026年初步建成,届时将引进或培育21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成功实现中试成果的样品化、产品化数量不少于15个,新增35家以上“四上”企业,累计带动工业投资总额不低于22亿元。“我们要力争把‘晋创谷·大同’建设成京晋协同创新生态新高地、中关村高质量发展协同区和山西产业转型升级‘试验田’!”贾融冰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