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国产化改造催生“中国美丽电厂”

【聚焦新质生产力】

    ◎本报记者 陈 瑜

    初夏,记者走进华电江苏能源有限公司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戚电”),满眼苍绿。

    这里曾被评为“中国美丽电厂”。六台天然气发电机组按容量大小自西向东一字排列,呈现独特的工业美感。厂区内有三座冷却塔,最早的一座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现已全部完成美化、亮化工程,成为网红打卡点。

    “冷却塔里出来的白烟是水蒸汽。”戚电生产技术部主任潘文良说,传统的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而氮氧化物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大。近年来,戚电已完成所有存量机组的改造工作,与之前相比,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了60%以上。

    要实现这一目标,选对催化剂是关键。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戚电与相关单位共同研发在低负荷下高活性、高效脱除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复合型燃机用催化剂,最终实现机组启动过程中氮氧化物排放量远低于国家环保标准。

    一方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戚电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上持续发力。

    走进戚电2号燃机集控室,一整面墙的屏幕实时显示着燃机运营的相关数据。

    戚电运行部副主任何旭皋说,这一改变得益于2号机集控室应用了“APS一键启停顺控项目”成果。该项目也是江苏区域内燃机电厂的首个“一键启停”项目。

    所谓机组“一键启停”,是指开机人员按下顺控启动键后,机组可自动完成从启动前准备到带负荷一键投入相关工作。此项功能不仅能有效简化启停操作,还能杜绝运行人员的误操、漏操行为。

    不仅如此,通过分析试运行数据,攻关小组还发现,采用“APS一键启停”的机组燃机总启动时间较先前缩短了10%,单次启动可节约天然气量0.15万立方米、厂用电量0.04万千瓦时,合计节约成本4500元。以2022年该机组启动181次计算,全年可节约成本80余万元,大幅度提升了机组自动化程度与运行经济性。运行操作人员也实现了从“操作人”到“监护人”的身份转变。

    以科技创新赋能生产经营全过程,新质生产力有了更强劲的发展源泉。

    华电江苏能源有限公司在燃机领域深耕多年。去年底,适用于又一型号的重型燃机控制系统(TCS)国产化自主可控示范应用项目在戚电投运。这是华电江苏能源有限公司再次取得燃机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

    戚电首席工程师、生产技术部热控专职贡文明告诉记者,经过国产化改造,公司已经掌握了技术改造的关键步骤。

    戚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储荣清说,公司将继续高效推进燃机控制系统国产化改造等项目,加大数字化转型项目的开发应用,在当好能源保供压舱石的基础上,在新技术新产能赛道上加速破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