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全国首单植被综合碳汇价值保险实现多赢效应

    ◎本报记者 金  凤

    通 讯 员 孔阳婷

    林地、耕地等生态资源受损后,它们损失的碳汇如今也有了补偿办法。5月20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高淳支公司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漆桥街道签约,对街道管辖区内39545亩的耕地、乔木林、竹林产生的碳汇,以3万多元的保费进行投保,总保险金额为47.69万元。据悉,这是全国首单植被综合碳汇价值保险。

    借助遥感技术

    实现精准理赔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高淳支公司经理黄耀辉介绍,“植被综合碳汇价值保险”是以遥感碳汇观测及计量测算技术为基础,以植被、耕地等生态资源受损导致碳汇损失计量为补偿依据的创新型特色农业碳汇保险产品。传统森林保险主要保障的是树木等物质资产,而植被综合碳汇价值保险则着眼于植被的碳汇功能,即植被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通俗地说,就是被保险方漆桥街道,在约定保险期内,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林地、湿地、耕地、土壤等生态资源受损后,经遥感测算出的实际碳汇量低于约定的目标碳汇量时,可按照一定标准申请赔付。”黄耀辉介绍。

    保险满期时,保险公司将以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为基本数据源,同时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地表植被、太阳辐射、温度、水文等驱动因子的影响,综合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和光能转化率,再根据不同植被含碳率测算得出实际碳汇量。

    据悉,传统的碳汇保险大都聚焦林业或者海洋产业,而针对地表植被、耕地、土壤的碳汇保险在国内尚属空白。

    黄耀辉介绍,目前,基于遥感观测和分析技术测算地表植被碳汇水平的发展较快,特别是在欧洲和北美,针对农林牧渔的碳汇计量测算技术和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卫星遥感技术能够低成本、大面积测量碳汇,支持保险机构精准快速理赔,使得发展碳汇保险成为可能。

    推动绿色金融创新

    保障植被生态价值

    漆桥街道拥有江苏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农业产业较为集聚,有茶叶村、早园竹村、草莓村等,耕地和农作物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但自然资源更容易受“天有不测风云”的影响。

    漆桥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韩国树介绍,2022年夏季,高淳持续高温干旱,造成茶叶等农作物减产,漆桥街道的大部分农作物虽然投保了传统农业保险,但无法覆盖固碳量的损失。

    漆桥街道购买植被综合碳汇价值保险,主要就是从“防”与“救”的角度考虑了对碳汇功能的保障。其保单覆盖了漆桥街道辖区内的所有耕地、林木等,其中,耕地面积占到近一半。

    “如果耕地、农作物等再发生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导致实际碳汇量低于目标值时,我们可按照碳汇量每吨35元的协议价申请赔付。”漆桥街道党工委书记管建平表示,所有保险赔款将用于植被碳汇资源的救助和生态修复,从而减少碳排放并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

    “这是我们为漆桥街道量身打造的一款碳汇价值保险,而且保单费采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旨在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双碳’目标实现中的作用。”黄耀辉表示,植被综合碳汇价值保险的出现是保险行业对传统产品和服务模式的一次创新,有助于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并且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减排和环境保护。

    “此次基于遥感观测和分析技术,针对地表植被、耕地、土壤的碳汇保险,尚属全国首单。”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海介绍,该保险的出台是多赢之举,不仅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还有利于进一步保障植被生态价值,促进灾后生态恢复,同时能够加强碳汇风险管理,支持碳市场健康发展,助力生态环境保护。

    (科技日报南京5月20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