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让“文特派”与“科特派”
携手同行

    【时评】

    ◎郭 科

    5月8日,浙江省首批100名文化特派员(以下简称“文特派”)正式出发,未来他们还将与科技特派员(以下简称“科特派”)等驻村人才队伍协同工作。“文特派”制度作为全国首创的探索性工作,将选派高素质的文化人才奔赴农村,满足农村地区居民高品质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产业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也离不开科技支撑。“文特派”与“科特派”应携手共进,“两手”紧握,形成合力。

    首先,要共同耕耘育才沃土。“文特派”在努力让农村群众享受到更高品质文化生活的同时,还肩负着以文慧民、以文兴业、以文润村的文化使命,责任大,担子重。要做好这一工作,选好人是关键。优秀的特派员制度包含优秀的人才选拔及团队保障机制。而“科特派”制度经常年实践,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方面发挥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不少“科特派”在驻村时,因“引育用留”的机制优势,可以心无旁骛在调研上下“笨功夫”,把科技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用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解决农民急难愁盼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成长、赢得尊重。“文特派”若能借鉴“科特派”成熟的选派、服务、管理、保障机制,或将有助于培养出具有良好政治素养、拥有较强专业素养和组织协调能力的“文特派”人才,与“科特派”一起蹚出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新路子。

    其次,要优势互补协同发力。“文特派”与“科特派”需因地制宜,共同把乡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两支队伍在及时掌握科技支撑文化遗产保护、乡村科技创新领域宣传、创新文化软实力涵养科技硬实力等方面工作情况后,可通过紧密合作、细化分工的方式,打好文化、科技两张牌。例如,用科技手段将乡土特色文化融入乡村建设、为消费者谋划农村终端科技文化产品、以“文化+科技”打造出更多的乡村振兴“样板村”等,一起探寻基层文化建设体制扩面增效、打造满足农村群众科技文化需求产品、提高科技支撑文化产业比例及相关文旅产业科技含量的新路径。

    最后,要深度融合培育更多“新农人”。近年来,越来越多“新农人”加入乡村振兴队伍。文化水平高、学习能力强、接受技术快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可以看出,能否真正认识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深层次内涵,是乡村“老把式”们能否成为“新农人”的关键。文化科技人才培养应不拘一格,“文特派”与“科特派”可做好自身“拿手活”,从文化与科技的角度找问题、想思路,与农村基层组织一起,营造优秀文化传播氛围和构建科学技术培训体系,从科技文化融合的角度对农民队伍进行产业引导、培训带动、创新扶持,并在实践过程中帮助提高农村农民文化水平、科技水平和文化凝聚力,让更多“新农人”“根植”乡村土壤,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文化守护要用好科技力量,同样,农业科技成果也需依靠文化产业助力呈现。我们期盼“文特派”与“科特派”能协同攻坚,打出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组合拳。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