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石河子经开区:立足园区基础 拥抱未来产业
在新疆越隆达再生资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阳能光伏管桩生产车间内,一根根由粉煤灰、炉渣为主料制成的太阳能光伏管桩通过生产线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石河子经开区供图

    ◎通 讯 员 赵 优  赵海忠  晏瑞一

    本报记者 朱 彤

    眼下,锁定“新质生产力”,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立足现有基础培育未来产业,在新赛道上加速奔跑,全力将发展之势转化为竞争之能。园区围绕光伏消纳应用,重点培育氢能产业链、储能产业、数智光伏产业等;围绕农业现代化,培育农业科技、生物技术、低空经济等产业;围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国家安全及制造业数字化,培育数字经济产业。

    聚焦创新引领 塑造新动能

    在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全能源)信息化中央控制室内,工作人员盯着电脑屏幕,时刻监测生产设备运行情况。

    自2011年落户石河子经开区以来,大全能源多晶硅产能规模从最初的年产3000吨跃升至13万吨,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如今,企业已跻身全球光伏行业第一梯队。

    大全能源的不断向前,是石河子经开区积极培育科技力量、加快塑造新动能取得的成果之一。

    “紧扣科技创新,石河子经开区狠抓经营主体培育,由龙头企业带动,联合疆内外企业、机构和院校,辅以基金、优惠政策等催化剂,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以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平台,开展成果转化科技攻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常委、副师长,石河子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瑞玲说。

    截至2023年底,石河子经开区共有规上工业企业83家,并在创新领域培育一批优质中小企业。石河子经开区共有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大树林立”且“苗圃茁壮”的创新企业集群。

    立足产业升级 点燃新引擎

    经历30年高速发展,如今的石河子经开区已形成新材料、新能源、农业资源转化和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集群。这四大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达847.6亿元、占园区总量的66.9%。

    如何让园区的这些“千斤顶”“压舱石”再提质、再升级,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我们紧扣‘双碳’目标下能源和产业‘双线’绿色转型这一主线,把绿色、创新发展的理念贯穿到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全过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王瑞玲表示。

    通过大力实施循环化改造,目前,石河子经开区已形成园区中循环、企业小循环格局,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由2013年的30%提高到2023年的75%,形成“发电—电石—聚氯乙烯—节水器材—高效农业”氯碱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电解铝—高纯铝—电池铝箔坯料”完整一体化铝产业链等多条产业链。

    在新疆越隆达再生资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阳能光伏管桩生产车间,一根根由粉煤灰、炉渣为主料制成的太阳能光伏管桩通过企业的生产线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今年,我们在原有生产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条生产线,太阳能光伏管桩产能以前为300万米,计划到2025年实现1000万米。”新疆越隆达再生资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王文林说。

    竞速未来产业 发力新赛道

    不久前,石河子经开区与孚尧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年产6吉瓦(GW)的TOPCon光伏电池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八师石河子市。

    TOPCon是一种基于选择性载流子原理的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的太阳能电池。它具有转换效率高、与现有PERC产线可兼容、电池参数性能优异等优势,是当下发展空间最大的光伏电池技术之一。

    “石河子具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产业基础。我们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同时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完善产业链布局,发挥产业链协同作用,不断扩大企业产能规模,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为石河子绿色能源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孚尧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亚伦表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