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浙江嘉兴:
数智技术描绘未来农业图景

    ◎洪恒飞  本报记者 江 耘

    工作人员端起平板电脑,轻点几下,固定式智能水肥喷灌系统随即启动,一批批苗床“排队”接受灌溉,种苗淋过水雾后显得青翠欲滴。这一幕发生在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民丰村的安信数字化育苗工厂。

    今年以来,该工厂内的精量播种机、水肥喷灌系统、茄果类嫁接机等育苗设备全天候运转,预计年产上亿株蔬菜、瓜果种苗。在嘉兴,类似的数字农场成为诸多村庄的一道风景线。

    2022年4月,嘉兴市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推进嘉兴市全域未来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以高品质生活为核心,突出数字化改革,建设9个未来场景。

    不久前,嘉兴市数字“三农”工作推进会召开,会上发布的信息显示,当地2023年数字“三农”工作成效显著,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智慧农业建设、乡村数智生活馆创建等工作均走在浙江省前列。

    俯瞰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雪水港村,融禾农业科技园的19座连栋种植棚十分显眼。走进棚内,恒温设备、喷淋装置、环境数据电子展示牌等疏密有致。

    “温度、湿度均通过物联网设备自动控制。用一部手机,就能对蔬果进行实时生长管理,还能实时监控病虫害发生情况,确保农作物生长环境最优。”融禾农业科技园创办人舒华伦说。记者了解到,园区内的大棚由附近村民承包种植,园区为村民提供农业大数据、环境控制、水肥一体化和有机无土栽培等技术,带动村民增收。

    国网嘉兴供电公司负荷管理中心负责人金烨介绍:“借助‘碳画像’三色图,我们为融禾农业科技园提供能效诊断、节能改造等综合能源服务,提升大棚绿色发展效能。”

    2023年9月,《嘉兴市智慧农业“百千”工程规划汇编》发布。“今年我们将围绕智慧农业‘百千’工程的规划,重点培育未来农场7个、数字农业工厂22个、数字化种养基地26个,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嘉兴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处负责人介绍。

    围绕“未来嘉乡”低碳场景建设,嘉兴近年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积极推广太阳能、天然气、风能等清洁能源,推进省级低(零)碳镇(街道)、村(社区)试点示范。

    为了让新能源汽车下乡之路更加通畅,在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横港村,国网嘉兴供电公司联合村委会建了两座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并对附近的铁塔通信基站进行智能化改造,使其可为充电e站提供储能。

    金烨说,国网嘉兴供电公司已打造14个“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面对更加多元的农村用电需求,公司将积极打造全能型供电所,助力乡村数智化建设。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