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
构筑专利池
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引擎

    ◎李 享

    知识产权在推动产业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指出,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支持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组建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遵循市场规则,建设运营重点产业专利池。《“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指出,推动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构筑产业专利池。

    构建专利池有助于消除专利授权障碍,加快专利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专利管理和保护效率等。建设运营生物医药产业专利池,对于加快创新药产业发展、打造生物制造新增长引擎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医药产业专利池需建立在专利导航基础上,充分挖掘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不断增强核心企业专利技术的影响力,对本产业内优质企业及其专利技术形成虹吸效应,以科技创新、专利保护共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新模式、新动能。

    第一,发挥政府主导优势,注重核心企业的支撑作用。应积极引导鼓励生物医药领域核心企业发起建立本领域产业联盟,鼓励市场力量的成长。监督权利滥用和垄断行为,保持国内市场均衡。应积极完善核心企业主导下的产业联盟内部相关管理制度,梳理联盟成员和其持有的专利情况,做好专利分类和导航。以联盟内强势企业为核心开展专利许可,建立专利许可制度,形成具体的专利许可方式,协调好联盟内企业的关系。

    第二,建立合理的专利入池标准,探索专利池运营商业模式。应制定适合于生物医药产业的许可规则、专利评估方法、收益分配机制。探索专利池运营自身的造血机制,促进其长久稳定发展。现阶段,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在核酸药物领域发展较快,研发能力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甚小,专利数量增长迅速。构建生物医药产业专利池不仅能够避免纠纷,保障专利权人的权益,还有助于形成本领域技术标准,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加大对外专利许可数量,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法学院)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