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8日 星期一
内蒙古阿拉善盟:
以营商环境之优 蓄创新发展之势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营造优良营商环境。图为阿拉善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群众咨询的问题。阿拉善盟委宣传部供图

    ◎本报记者 张景阳

    通 讯 员 沈雅腩  李亚男  张  彧

    3月28日清晨,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政务服务“帮你办”工作站内,帮办代办员李伟光刚走进办公室就迎来好几个咨询、办理项目审批和咨询政策服务的企业工作人员。

    面对企业需求,李伟光详细耐心解答着相关政策、办理手续等。

    “谢谢你们在园区设了工作站,以前每次办事都要前往50多公里外的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费时又费劲。现在办事能预约、能上门,方便多了。来阿拉善,我们选对了!”内蒙古兰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张建伟说。

    去年以来,阿拉善盟把下大力气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综合经济实力新提升的有效抓手,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激发企业经营生产活力。

    政务服务做“加法” 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

    阿拉善盟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不仅每个旗区距离远,而且驻盟部分企业与政府办事点相隔较远。

    为使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2023年4月,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就把政务服务工作站“搬”进产业园区,挂牌“帮你办”工作站,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办事。

    “我们将每周二设为企业服务日,各职能部门轮流在工作站上班,为园区73家企业5000多名职工提供项目政策咨询、项目审批、辅导网报、接件办理、证照发放、代办帮办等政务服务,真正实现政务服务延伸和窗口前移。”李伟光说。

    近年来,阿拉善盟把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市场环境、守信践诺的诚信环境作为关键,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前不久,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过年的乌海居民王海峰需办理乌海市海南区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变更经营者的业务,但由于路途遥远不便回到当地,便来到额济纳旗政务服务大厅咨询是否能在此地办理相关手续。

    额济纳旗政务服务大厅“全区通办”窗口工作人员在了解到他的需求后,立即接收了相关材料,并通过网上申办平台联系乌海市海南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后期资料审批,不到半天就顺利办结。王海峰说:“异地办事方便又快捷,非常棒,服务真到位!”

    一句真诚的评价背后,反映出全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的实效。2023年,全盟政务服务系统为助推营商环境再优化,在全盟启用“重大项目服务平台”,并上线“小驼帮办”平台,实现帮办代办指尖办线上服务。

    去年开始,阿拉善盟推行“一网通办”线上办理,强化线上线下并联审批,通过关联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异地事项跨域办、政策服务免申办,精准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服务企业群众。截至目前,全盟共认领发布政务服务事项14082项,全盟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线上线下共办理78万余件,网办比率99.79%、即办件比率83.2%、最多跑一次事项比率100%、承诺时限压缩比率87.54%。组建帮办代办队伍76支509人,累计深入企业提供服务4215人次。

    为确保企业群众的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阿拉善盟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整合了全盟27条热线,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并实施“智能+精细”化建设,从“话务中心”向“数据中心”转变。

    审批环节做“减法” 助力项目“加速跑”

    近日,位于阿拉善高新区的内蒙古中和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顺利领取了精细化工项目的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阶段施工许可证。这是高新区核发的首张《分阶段施工许可证》。

    “目前,公司已经按照项目建设工程节点办下了所有的施工许可证。项目已建设完成,并开始进行试生产。这项政策不仅减少了企业办理手续的流程,还加快了项目建设进程,降低了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实现项目早日投产。”内蒙古中和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付雷说。

    工程建设项目专业性强、审批环节多,如何优化流程尽快审批,一直是住建部门努力的目标。2023年,阿拉善盟住建局推动制定了《阿拉善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流程图(5.0版)》,按项目投资和功能用途将工程建设项目细化为14个类型,并将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40个工作日以内,将简易低风险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8个工作日以内,申报材料精减压缩30%以上。

    审批部门推行“一窗受理、信息共享、联合勘验、限时办结”服务模式,工程城建档案和土地核验实行告知承诺制。截至目前全盟竣工验收项目177项,实行联合验收162项,联合验收率达88.2%,平均办理时间为4.69天。同时,阿拉善盟积极推进与自治区政务一体化平台证照库对接,工程项目审批电子证照数由原来的4个增至14个,大幅增加了全流程审批电子证照覆盖面。完成全盟范围内21项区域评估评审任务,将评估评审工作100%进行公示并纳入工改系统,为企业提供区域评估成果查询和应用。截至目前,各园区项目应用区域评估337次,区域评估应用项目占比65.2%。

    2023年,阿拉善盟先后多次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和专题推进会议,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早安排、早部署、抓落实,建立盟领导包联机制,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发展改革委作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部门,组织各旗区、各部门对营商环境指标逐项查漏补缺,切实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升级。围绕“项目为王”理念,阿拉善盟采取多项措施全力以赴推动重点项目建设。2023年全盟计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27个,开复工123个,开复工率97%,完成年度投资359.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4.2%,较去年同期增加51.7亿元。

    税收政策“乘除”法 便民办税再“升级”

    “非常感谢你们的耐心讲解,我知道如何操作啦……”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办税人罗红霞通过微信向阿拉善高新区税务局工作人员表达谢意。

    罗红霞说:“我们公司离税务局较远,报税时经常会遇到不明白地方,想线下咨询相关问题也不是很方便。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主动添加了我的微信,逐步逐项辅导我,即使下班时间也耐心回复信息,真的很暖心。”

    产业兴则经济强,产业优则动能足。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吸引外资和推动经济增长,国家采取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但政策从“纸上”到“地上”靠的是落实。

    2023年,阿拉善盟税务部门成立实体化优化营商环境专班,印发《国家税务总局阿拉善盟税务局2023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实施方案》,其中5批109条便民办税缴费措施全部落地。梳理形成《阿盟税务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调度一览表》,将148项具体措施明责到人,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推行24小时“税收顾问”“三级导税”、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潮汐”窗口等举措,进一步拓宽渠道、压缩办税时间。目前全盟办税服务场所纳税人平均等候时间压缩至7.18分钟。

    全盟严格落实退税制度,针对出口退(免)税申报企业推行24小时跟踪服务,通过电子化方式留存出口退税备案单证、无纸化退税申报地域全覆盖等举措,目前已实现企业办理企业所得税更正申报时,纳税人无需再递交其他退税申请资料。

    为强化诉求响应,全盟税务系统打造了“一对一、专家型、直达式”的“网格化”服务体系,配备网格员118名,100%覆盖企业。目前,该“网格化”服务体系累计实现与纳税人互动5.6万余次,帮助解决问题3800多个,推送政策1200余次。

    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更是吸引力。如今,全盟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社会氛围,让企业家在这里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如今的阿拉善,正成为投资“金地”、创业“福地”、发展“高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