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5日 星期一
化农业微生物资源优势为产业竞争优势

◎杜洪燕  燕继晔

    近年来,农业微生物产业凭借可提升作物产量、改善土壤健康以及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使用等优势,正成为各国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

    当前,我国在微生物资源的专利拥有量、科学论文发表数量以及菌株保藏量等方面全球领先,但在资源产业化利用方面仍有不足,与动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应用相比,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稍显落后。因此,迫切需要通过组织管理方式和体制机制创新,将农业微生物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加大政策支持,强化创新驱动

    虽然“十四五”期间国家上位规划中已提及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等内容,但我国尚未专门针对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布具体政策文件,一般以农业产业、生物技术等政策作为依据。农业微生物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与医学等其他领域相比,在科技创新与资本融合方面仍处于较初级阶段。

    因此,需要从国家层面制定专门针对农业微生物产业的发展政策。这些政策应涵盖研发支持、财税优惠、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内容,以形成针对该产业的全面支持框架。建议进一步强化产业布局引导,在稳定发展化学肥料、农作物保护剂等传统农业投入品优势板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本土种质资源的独特优势,依托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技企业等多元科研力量,围绕农业微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农作物病害生物防治等农业领域新兴赛道,加速培育产业新增长点。

    增强科研投入,突破技术瓶颈

    生物技术行业涵盖了生物医药、基因测序、生物试剂及技术服务等众多领域。据统计,2014年至2022年,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3.9%。然而,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等农业微生物领域的市场份额仍不足5%,暴露出相较于生物医药等其他子领域,农业微生物在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上的不足。

    鉴于此,建议增设针对农业微生物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等方面的专项科研资金;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和应用;加大对农业微生物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供更多培训和学习机会,为科研投入和技术突破提供人才保障。

    搭建合作平台,推动可持续发展

    农业微生物产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和产业链环节,需要有效的跨领域合作机制来促进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但由于当前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壁垒,导致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致使资源配置不合理、创新效率低下。农业生物技术企业虽拥有先进技术解决方案,但若无法与当地农民或农业合作社紧密合作,这些技术解决方案就很难进行大范围实际应用和推广。

    为此,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发挥引导和协调作用,建立包括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农户在内的跨领域合作平台,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转化,提高农业微生物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应用效率。结合农业微生物产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包括支持生态友好型产品研发、鼓励绿色生产方式、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体系等,确保技术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需求相协调。

    提升市场认知,深化品牌建设

    由于农业微生物技术的专业性和应用的复杂性,这一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往往难以为广大非专业的消费者所理解和接受。例如,当前我国肥料消费市场中,生物肥料品牌的市场接受度远远低于化学肥料品牌。其中很大原因是这些生物肥料企业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方面经验不足,未能有效传达生物肥料的环保和高效优势,也未能充分利用现代市场营销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

    因此,农业微生物企业应通过设计易于识别的品牌标识、讲好深入人心的品牌故事、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推广活动,加强品牌塑造和价值传递。此外,企业还应加强与其他农业、生态和食品安全领域品牌的合作,积极参与到国际和地区农业博览会等活动中,逐步拓展市场和建立品牌影响力。

    促进资源整合,提高产业效率

    目前,农业微生物领域已经形成了包括微生物兽药、微生物农药、微生物饲料、微生物肥料、植物抗逆促生菌剂以及食品和营养微生物等多样化的技术和产品体系。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这些创新成果往往难以快速转化为产业应用,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率。

    因此,建议相关部门积极发挥作用,推动产业内外资源有效整合。具体措施包括建立行业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推动产业园区和技术创新基地建设,集中优质资源,为农业微生物企业和专家团队提供研发、试验和孵化服务;同时,鼓励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产业链协同效率,加速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作者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