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2日 星期六
两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推动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

    科技日报北京3月1日电 (记者刘园园)1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意见》明确,围绕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总目标,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在增强保供能力的基础上,推动配电网在形态上从传统的“无源”单向辐射网络向“有源”双向交互系统转变,在功能上从单一供配电服务主体向源网荷储资源高效配置平台转变。

    《意见》提出,到2025年,配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坚强清晰,供配电能力合理充裕;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有源配电网与大电网兼容并蓄,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到2030年,基本完成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实现主配微网多级协同、海量资源聚合互动、多元用户即插即用。

    《意见》在电力保供、转型发展、全程管理、改革创新方面提出了4项重点任务。

    在补齐电网短板,夯实保供基础方面,《意见》强调,全面提升供电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城中村配电设施升级改造,严格落实城镇居民用电“一户一表”、新建居住区充电基础设施、防洪防涝等要求,有序推进高层小区一级负荷双重电源改造等。

    据了解,我国分布式新能源发展较快,截至2023年底装机规模已超过2.5亿千瓦,部分地区承载力接近极限,存在配电网电压越限、电网调峰困难等情况。

    在提升承载能力,支撑转型发展方面,《意见》提出,满足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接网需求,结合分布式新能源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加强配电网建设,配套完善电网稳定运行手段,保障电能质量;满足大规模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用电需求,开展不同场景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密度分析,建立配电网可接入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容量的信息发布机制,引导充电设施合理分层接入中低压配电网等。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