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1日 星期五
“军士创客”点燃战斗力增长引擎
——火箭军部队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纪实
火箭军某部高级军士在训练一线进行科研攻关。 郭海涛摄

    ◎李永飞  李 众  本报记者 张 强

    创新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当创新的“火种”播撒在部队基层一线,会迸发出怎样的能量?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火箭军部队大力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涌现出一大批热爱创新、追求卓越的“军士创客”:某旅一级军士长崔道虎取得27项创新成果,改进创新4项工艺工法,参与的30余项施工任务全部圆满完成;某团一级军士长牟伟杰研制出某通信子系统、电话发送传真业务装置等10余项创新成果,其中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他们用创新的“星星之火”,点燃战斗力增长的动力引擎。

    训练难题成为科研课题

    不久前,某部在深山密林中展开演练,一套侦察设备因突降大雨“罢工”。这时,操作班组组长、三级军士长聂荣历经数月研制的“机罩防雨衣”“机身导雨槽”等装置成功救场,让训练得以顺利进行。

    “大家给我的启发,让我完成了这项创新。”面对官兵的称赞,聂荣说:“解决训练难题,需要灵感的火花。”该部一位领导表示:“一些创新、革新看似是突发奇想,实则源于对训练问题的长期思考、敏锐洞见,更源自创新者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

    数年前,该部接收了一批新装备。然而,“懂行”的人屈指可数,训练推进缓慢。“等比例制作模型、开发模拟训练系统,也许能让官兵更高效地开展训练。”眼看任务在即,聂荣率先破局。他带队昼夜攻关,研制出多类模型和模拟训练系统。春去秋来,随着装备更新换代,聂荣的创新成果不断升级,一本本厚重的操作手册,见证着他用科研为战斗力“添翼”的历程。

    从训练难题中寻找制胜“密钥”,是基层“军士创客”的特长。某部助理员迟洪亮曾是修理所班长。入伍8年,他4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被大家誉为“士兵发明家”。他爱琢磨武器装备,一琢磨就能搞出些名堂。

    某次发射演练中,一台装备车受损,抢修耗时较长,险些贻误战机。此后,迟洪亮历经400多个日夜,成功研发出“汽车发动机气门导管安装器”,大大缩短了维修时间。在赴高寒地区驻训期间,他又先后研发出“汽车燃油供给抢修装置”“高效多用炉”等创新成果,提升了部队作战效能。

    某部修理技师、一级上士赵永朋也喜欢研究装备。他参与研发的某软件获该部装备革新竞赛三等奖。在一次演练中,某装备出现故障,既需硬件修理,又要软件调试。赵永朋和两名修理工组成临时小组,成功在规定节点前完成抢修。此后,他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将软件知识编辑成册,先后帮助10余名骨干掌握了相关技术。

    研究成果“战味”十足

    未来战争,不仅是高新武器装备的对抗,也是各类计策谋略的交锋。这是某“蓝军”分队在“红蓝对抗”实战化演练后得出的结论。分队运用高科技手段侦察对方的一举一动,根据地形特点灵活使用武器装备,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战法创新在关键时刻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分队指挥员说。经过多次演练,官兵的警戒防备能力大幅提升,战法创新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某“蓝军”分队根据不同导弹部队的职能任务特点,探索创新一批战法战术,设计几十类贯穿演练全程的复杂特情。

    “心中装着战场,创新才有方向;身上充满硝烟,科研才有意义。”作为“科研达人”,火箭军士官学校教练员、一级军士长王俊峰常常用这句话告诫自己和学员。

    那年,某装备部件拆装仍需要人工托抬,操作误差大、风险隐患多、安装时间长。王俊峰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带领学员展开调研。拿到第一手资料后,他马不停蹄地进行建模和计算,设计出两种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专用拆装装置,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0年来,王俊峰参与建设多套教学实验系统。他主导研发导弹武器实战化教学训练装备30余种,获军队各级科技创新奖项10余项,为军士人才培养注入科技动能。

    在导弹发射分队,军士操作号手正如火如荼地围绕练兵备战,开展创新活动。不久前,某旅列装新型装备,而装备效益却未得到有效发挥。特装车驾驶员、二级上士陈启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说:“纵使千难万难,阻碍战斗力生成的难题必须攻克。”在他的提议下,多名军士操作号手联合厂家和院校专家集智攻关,革新模拟训练器材;采取“时域换空域”训练模式,减少训练中装备暴露的风险;创新“夜间荧光定位装置”训练方法,不断提升演练难度……一套“组合拳”下来,导弹发射分队的训练质效显著提升。在上级组织的能力认证考核中,陈启乾所在发射营成功处置多项特情课目,所有发射架均通过上级考核。

    基层创新蔚然成风

    某部每年都会举办创新成果展和精品工程评选,其中超半数的展示成果与获奖作品都出自军士之手。一项项创新成果的背后,是“军士创客”披荆斩棘、坚守突破的身影。

    数年前,该部新接收一批某型装备车。为了给装备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一批“军士专家”主动请缨。他们住在老旧潮湿的库房中,将装备开赴各阵地进行实装训练。经过连续20多天的研究突破,他们收集梳理了近千条试验数据,形成5项重要成果。

    从入伍时的青涩新兵,到各自领域里叫得响的专家,这些“军士创客”历经坎坷。一次施工作业中,一名官兵手持磨光机除锈,腿部被机器碰伤。崔道虎得知消息后,决定研发专用除锈设备。为此,他搬来施工废料,购买教材光盘,自学制图软件、机械原理、自动化控制等知识。炎炎烈日,铁屑飞溅,他每天戴着安全帽、裹着工服钻进加工棚反复试验,最终研制出一款多功能自动除锈机。这款设备大大减轻官兵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安全风险,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科研不停步,创新不停歇。某部直招军士、三级军士长邹旋,在训练中发现部分战友不太熟悉特种装备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为此,他反复测量、绘制、建模,经过不断修改和试验,最终建成了易于理解的“三维建模图库”。这项工作引起部队领导的重视。部队专门成立以邹旋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并配备高性能计算机、3D打印机等设备,让一批模拟训练器材相继出炉。

    创新不问出处,英雄不论出身。近年来,火箭军部队紧盯实战,大力倡导基层创新,构建“三型”军士人才体系,广泛开展“三小”革新,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多项举措催生一项项创新硕果,有力助推战斗力生成。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