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2日 星期四
凝练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础研究科学家座谈会发言摘登

郑南峰 厦门大学教授、嘉庚创新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处于关键阶段。这对我国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对传统的线性科技创新模式提出了新挑战。传统的基础研究评价机制更多关注研究本身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亟须寻求更加全面有效的评价方式。

    当前,我们很多基础研究是一些前沿领域热点的跟踪性研究,难以对满足国家需求和科技创新作出实质性贡献。我们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凝练要解决的真问题,如何去真解决这些问题?这需要我们引导和发掘产业后端需求,让产业界成为“出题人”和“阅卷人”。

    针对特定的国家战略产业方向,通过与能够精准把握相关产业方向的研发机构紧密合作,科技主管部门可邀请跨学科研究人员、成果应用方、企业家等共同参与,从产业端梳理基础研究的痛点问题,制定解决真问题的指南方向。结题验收时,在追求论文或专利等成果的基础上,也应该邀请产业后端的专家来评价,构建一套以学术贡献和价值创造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并择优滚动资助,更好地激发科研人员从源头和底层解决产业核心关键技术问题。

    同时,要鼓励青年人开拓新方向,避免研究同质化。国家科技创新的根本源泉在于人,高水平基础研究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对高素质青年科研人才的引导。当前,一些青年科研人员往往倾向于选择传统的、固定的成长路径,不愿意去冒险开拓研究新方向,导致出现研究同质化现象。因此,我们要对勇于开拓新研究方向的年轻人加大资助力度,引导他们做“有用的研究”,在解决真问题的过程中攻克关键基础科学问题,使他们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