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6日 星期五
释放科技强军新动能

    【科技强军论坛】

    ◎李 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深化联合训练、对抗训练、科技练兵。深化科技练兵对创造非对称制胜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联合作战体系支撑下的战争行动,需要向科技要新质能力、要质量效益。

    树牢科学思维

    智能化技术和装备的出现与应用,将对未来作战形态与作战样式产生颠覆性影响。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我军的建设发展。广大官兵必须树牢科学思维,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夺取未来战场主动权。

    要加快更新思维理念。科技之变对官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注科技、了解科技、掌握科技成为时代课题。官兵需要以战促学、以研促学、以用促学,围绕“全面提升备战打仗本领”这一目标学科技,熟练掌握手中的武器装备,立足自身岗位,着力破解“两个不够”矛盾。

    要持续学习科技知识。官兵对科技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着科技练兵的质效。要把学习科技知识作为科技强军的首要任务,把运用科技知识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使科技知识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官兵应强化终身学习理念,把掌握前沿知识和研究现代战争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兵力的调配更加科学,战略战术的实施更加合理。

    要结合岗位需要,钻研前沿科技。引导官兵探索新战法,积极投身科技练兵活动,紧盯强敌对手练,瞄准未来战场学,勇于在科技强军、科技强训大潮中当先锋、作表率。

    掌握创新方法

    在研究未来战场时,应以智能化战争形态为背景,紧紧围绕军兵种作战要义,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让科技创新驱动战斗力生成。

    要培养创新思维。聚焦影响未来作战形态、改变未来作战样式的前瞻性和颠覆性技术,鼓励引导部队开展技术革新、应用创新。通过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资源,加强科研计划和项目管理,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打通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到军事应用的创新链路。

    要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应用好用足装备需求信息发布渠道,引入先进成熟的创新成果。针对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活动,建立第三方分类评价机制,明确技术创新相关指标。加大院校、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投入,加强装备论证、作战应用和试验评估。

    要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强军兴军要在得人。培育新质作战力量人才,应坚持“联合育人、精准育人”的基本理念。应综合运用全军专业教育训练资源,统筹规划新质作战力量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各承训院校与相关部队联合育人,建立联教联训机制。同时,部队应科学绘制不同岗位人才成长路线图,为人才量身制订专业技能学习、岗位交叉锻炼、送学培训等计划,精准施策建强人才方阵。

    落实科技练兵

    通过观察近期几场局部武装冲突,可以发现,无人作战系统等新质科技成果正在成为未来战场的重要工具。因此,深刻理解科技练兵的意义、准确把握科技练兵的内容、深入研究科技练兵的措施,对于打赢未来智能化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要压实责任,以责促练。应持续强化党委对科技练兵的组织领导,落实党委议训,把握正确思路。军政主官要切实扛起科技练兵的主抓责任,带头参训参考、组训任教、研训解难。坚持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筹划安排各项工作,搞好监督监察,确保科技练兵落实到位。

    要紧盯科技之变,真学真练。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作战力量趋向多元化。这要求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也随之改变。应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聚焦破解战斗力建设转型升级的难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应强化问题导向,盯着问题抓建设、谋对策,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抓住制约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选准突破口,打好主动仗。

    要注重科技赋能,活练巧练。打破传统思维,将科技融入作战训练各方面。要利用模拟训练系统施训,破解装备操作全要素全流程协同等难题,实现训练模拟化、高效化,不断提高军事训练科技含量,推动科技练兵实战化。

    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周边环境,官兵既要着眼今天的作战任务和战场环境,提高科技练兵的精准度,也要前瞻明天的作战理念和战争方式,下好科技练兵的先手棋,释放科技强军新动能。我们要以高昂的斗志投身练兵备战实践工作,为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保障。

    (作者单位:空军某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