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创中心

    张 林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充分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大走访、大座谈、大起底”活动。

    通过深入科研单位和企业一线调研,我们发现深圳市在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方面尚有不足,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方面还需加大力度,在“产业拉动+创新推动+资金带动+人才发动”协同方面还需发力,聚焦实际问题集中攻关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据此,我们提出以下工作思路。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一是深入实施基础研究“深研”规划。以立法形式确立不低于30%的市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科技领军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联合支持基础研究。二是加强重大平台布局。目前,深圳市已落地1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和5家国家级创新中心。下一步,我们将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深圳医学科学院等新型科研机构,同时加快建设鹏城云脑Ⅲ、超算二期、自由电子激光等大装置。三是实施自然科学基金专项。根据科学问题属性分类确定资助导向,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发展,构建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贯通的学科布局。

    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一是引导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2022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1880.49亿元,研发投入强度5.81%。企业研发投入达到1785.18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94.9%,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下一步将继续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二是引导各类资本投向科技产业。按照“一产业集群,一专项基金”的理念组建“20+8”产业基金群,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设立100亿元规模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和20亿元规模的科技创新种子基金。三是支持企业牵头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探索以项目经理人制组织实施原创性引领性科技项目。2023年已主动布局37个市级科技重大专项,资助技术攻关项目255个。四是加大中小企业创新公共服务支持。搭建一批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覆盖“概念验证—中小试熟化—工程转化—产业化—商品化”全过程的服务。目前已经累计支持建设概念验证中心31家、中小试基地38家。五是推动高新区扩容提质,进一步构建“一区两核多园”发展格局。

    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一是强化“产业拉动”。在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医疗器械等优势领域,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让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二是强化“创新推动”。在人工智能、生物制造、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拓展新技术应用场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三是强化“资金带动”。在工业软件等领域,带动资源要素向产业链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集聚,形成全产业链优势。四是强化“人才发动”。在医药等后发领域,发挥战略科学家和企业家作用,围绕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构建“聚集一批,孵化一批,带动一批”的企业发展模式。

    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一是组织产学研医用联合攻关。实施健康诊疗等重大专项。二是探索医药全链条支持新模式。支持深圳医学科学院设立医学研究专项,全方位覆盖前沿探索、临床研究、应用转化等领域,搭建“医”“研”“用”“产”连接通道。三是布局大设施和大科学计划。支持发起“人类时空组学”大科学计划,将时空组学新技术应用于重大生命科学和医学问题研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