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
河北邯郸科技局:
当好科技成果转化“红娘”

    ◎本报记者 陈汝健

    12月20日,在位于河北魏县经济开发区的凯盛君恒有限公司窑炉中控室,记者从监控屏幕看到,生产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的配合料,正在3座火红的窑炉里熔化。

    “这是一座日熔化量达25吨的窑炉。”该公司副总工程师戴季初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也是我国首条采用“全氧燃烧+电助熔”熔化和丹纳法拉管工艺生产5.0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的“心脏”。

    戴季初介绍:“2019年,我们与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研发了这项工艺,并设计了国内首台气电耦合窑炉。”

    如何让科技成果早日产业化?“我们经过上百次的小试和中试,最终破解了玻璃的配合料熔化、玻璃液澄清和均化方面‘卡脖子’难题,2020年实现了稳定量产。”戴季初告诉记者,这离不开科技专项资金的支持和引导。近几年,他们先后获得国家及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支持700余万元。

    在邯郸,像凯盛君恒有限公司这样享受科技专项资金支持的企业不在少数。

    “3年来,我们共为29项省级重大成果转化项目争取了资金8900万元。”邯郸市科技局资源配置处副处长张耀宗介绍,邯郸市还投入科技成果转化资金3417万元,引导社会投入研发资金1.3亿元。

    在邯郸,创新平台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集聚地。

    走进位于邯郸经济开发区的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成果展厅,生物活性肽高效制备与产业化应用项目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是一项由院士团队研发的植物肉项目,通过化学分离的方式,从大豆中提取人体所需的植物蛋白,从而实现了对动物肉制品的替代。”该院技术合作部部长范丽娟介绍,目前该项研究成果已在邯郸馆陶县实现产业化。

    “除了植物基低碳食品,我们还依托6个研究中心,先后在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方面完成了30余项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孵化企业5家。”范丽娟说。

    “不仅如此,今年5月,我们支持的邯郸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的新一代高效率碲化镉发电玻璃下线。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7.26%,创造了我国大面积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光电转换效率的新纪录。”邯郸市科技局副局长朱春雷介绍,近几年,该企业先后获得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创新补助等各类资金支持650万元。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发展动能活力迸发。“我们目前拥有市级科技创新平台174家,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19家,实现了产业和区域全覆盖。”朱春雷表示。

    邯郸市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背后,是创新模式的探索。“我们通过科技成果直通车等服务方式问需于企,通过科技交流和科技招商等活动促进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成果转移转化。”邯郸市科技局局长安凤玲说,只有做好中间服务环节,才能精准匹配供需两头旺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当好科技成果产业化‘红娘’,围绕邯郸的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打造一批创新场景。”安凤玲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