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 星期二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研院所负责人  调研报告摘登】

    提升高质量科技服务的精准性

    雷 虹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

    科技服务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于科技创新的全链条、全环节,是创新要素有效融入科技创新过程的黏合剂。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作为集研究开发、中试孵化、成果转化和创新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和地方科学院,一直致力于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与服务高地,建成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研发服务平台,推动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型企业形成,为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科技服务的重要需求,同时为更好贯彻落实《重庆市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开展了以“新形势下提升高质量科技服务精准性”为主题的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访谈、资料分析等方式剖析梳理出了制约科技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

    一是科技服务供需对接不畅,对需求侧的了解掌握不足,自身科技服务供给的特色优势不明显,供需对接平台运转效率不高,尚未形成高效对接的范式。二是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服务全生态链条存在缺项,例如参与重大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金融服务较少。三是专业服务能力不强,现有服务机构规模不大、实力不强,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专业人才与国内先进机构有明显差距,市场化的服务手段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围绕重庆“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科技服务业发展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组织集中交流研讨十余次,拟定了目标计划,提出了四项工作举措,确保调研符合发展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基础保障。编制出台并着力实施《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助推重庆市科技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规划引领精准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落实好重庆市政府下达的高质量孵化载体、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等任务,强化资源导入,争取承担概念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等任务。优化院属科技服务机构考核指标体系,将市场化服务能力作为重要指标,以考核驱动服务产学研深度融合。

    二是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整合集聚院现有科技服务资源,进一步强化内部机构协同和上下联动,着力把易智网、重科智谷、重科智库、重科检测等打造成为国内知名品牌,积极拓展并引入风险投资、私募、公募等科技金融资源,组建常态化、功能化、专业化科技服务团,建立完善“研发设计服务+中试熟化服务+成果转化服务+企业孵化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的全链条科技服务体系,助推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计划。

    三是抓好人才引育,厚植人才沃土。积极引育专业型科技服务人才,重点从国内相关领域头部机构引进和培育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服务高端人才。发挥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优势,加强与国内技术转移机构及技术经理人优秀案例互学互鉴,进一步完善初、中、高级技术经纪人培养体系,建立技术转移人才库,建强技术经纪人队伍,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

    四是打造公共平台,夯实服务基石。积极筹建重庆市技术转移研究院,参与创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技术转移成渝中心,搭建联动成渝的区域性技术要素公共平台,打造技术对接与转移的“智能化”应用场景。依托“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探索建立产业科技情报中心,面向产业需求开展精准科技服务,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