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写在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开幕之际
11月23日,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开幕,以“数字贸易 商通全球”为主题,以“一体运营、数实融合”为特色,设置了会议、展览、平台、活动4个板块。图为观众参观由杭州科技企业研制的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本报记者 江耘摄

◎洪恒飞 卢馨怡 本报记者 江 耘

    吸引60多家国际组织和商协会,集聚超过800家数字贸易企业,设置数据要素治理与市场化等10场主题论坛……11月23日,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在浙江杭州开幕。本届数贸会为期5天,以“数字贸易 商通全球”为主题,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致力于凝聚规则标准新共识,展示技术进步新动向。

    数字贸易是指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服务为核心、数字订购与交付为主要特征的对外贸易。“根据世贸组织的估计,2005年至2022年全球数字服务出口规模年均增长8.1%。”开幕式上,世界贸易组织(WTO)副总干事张向晨作视频致辞时表示,数字贸易已经成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行力,助力创造就业机会、加强社会包容和可持续发展。

    加快数字技术创新步伐

    开幕式上,商务部发布《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为3727.1亿美元,同比增长3.4%,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中国数字贸易蓬勃发展,成为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柱。”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其中一项特征是技术创新持续加快。

    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服务器市场整体规模增长6.9%,占全球市场比重达25%,2017年至2022年的复合增长率达48.8%。中国算力总量位居全球第二。

    放眼全球,数字技术与国际贸易各领域深度融合渗透,货物交付、支付结算、税收通关等环节的数字化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突破了传统的B2B模式,实现B2B与B2C同步发展。

    “除了自身的成功,中国在推动全球数字贸易方面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张向晨表示,中国在非洲、东南亚、拉美等地区对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投资快速增长。这对于当地经济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进一步缩小了数字鸿沟,提高了当地在全球数字市场当中的参与度。

    《报告》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信息通信技术(ICT)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必需品。预计到2025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175ZB,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望达到11万亿美元。数字贸易成为推动全球贸易恢复发展的重要支撑。

    呼吁优化全球治理体系

    “数字贸易在中芬贸易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幕式上,芬兰驻华大使孟蓝在致辞时说,除了中芬两国,还需要多边平台的合作,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就标准、政策、法规和道德进行全球对话。

    作为本届数贸会主宾国之一,芬兰多年来积极参与完善数字贸易全球治理体系。《报告》显示,目前全球超过120个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包含数字贸易规则。相关规则已从贸易便利化议题向建设安全有序、风险可控的自由贸易体系升级。

    具体而言,各经济体在促进无纸化贸易、推广电子认证和电子签名、保护电子商务用户个人信息等议题上基本达成共识;在个人隐私保护、网络安全、促进互联网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上推动差异弥合与制度兼容;在跨境数据流动、数据存储本地化、数字产品非歧视待遇等议题上进行规则协调。

    当天发布的《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杭州倡议》呼吁加强在规则对接、标准互认、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释放数字贸易发展活力,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数字贸易的增长速度比非数字贸易的速度要快得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秘书长马蒂亚斯·科尔曼指出,数字化将继续成为全球贸易的强大引擎,当前需要协调一致的国际方法,以妥善解决由此带来的税收和利润转移等方面的挑战。

    (科技日报杭州11月23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