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山东梁山稀土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
畅通产业循环 优化创新生态
▲图为山东梁山稀土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企业中稀天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萃取智能化控制车间。
?图为山东梁山稀土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企业中稀天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分析员正在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闫飞摄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马扶坤

    10月27日,记者走进山东梁山稀土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看到神奇的一幕正在上演——废旧汽车、家电、电子设备等固体废弃物中拆解下来的磁铁废料,被投放进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的回转窑炉,这些含有钕铁硼的磁铁废料经过雷蒙破碎、优溶提取、萃取分离、高温分解等工序,两周之后就变成每吨价格几十万元到一千多万元的稀土氧化物。

    10月17日,第二届中国(梁山)绿色稀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发展大会举行。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李波表示,梁山本没有稀土矿,却另辟蹊径,创造性地聚集了稀土废料回收、稀土氧化物萃取、稀土金属及合金加工、磁性材料加工于一体的绿色循环特色产业链条,在国内稀土领域影响力显著。

    位于山东省济宁市的梁山稀土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如何“无中生有”,打造出百亿级产业集群?为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建设产业链条

    稀土是一种神奇的元素。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杨文浩表示,稀土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现代工业和高科技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梁山县曾因“水泊梁山”名扬天下。如今,专用汽车、教育服务、绿色食品、稀土新材料成为这里新的四张“名片”。“梁山稀土新材料产业从零开始,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如今已令人刮目相看。”杨文浩说。

    中稀天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稀天马)位于梁山稀土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核心位置。该公司既是梁山稀土新材料产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产业链条的源头企业。

    “我们的设备24小时持续运转,每天消耗120吨—150吨钕铁硼废料,提取的稀土纯度最高达到99.99%。”中稀天马副总经理李军向记者介绍,目前,该公司年处理钕铁硼废料近8000吨,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钕铁硼废料综合利用生产基地。

    稀土氧化物是稀土的一种存在形式。记者了解到,中稀天马生产出的稀土氧化物“出了”公司大门,下一站就“到了”与中稀天马相邻的山东南稀金石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稀金石)。在南稀金石的电解车间里,经半个月熔炼而出的稀土氧化物再次进入上千摄氏度的电解炉。

    南稀金石一级首席专家王志远说:“一台电解炉一年能产出60吨—65吨镨钕合金,产品合格率达98%。”南稀金石的产品既包括钕、铽、镝等稀土金属,也包括镨钕等稀土合金。这家公司因中稀天马而来,目前该公司50%的原料也来自后者。

    顺着产业链往下走,南稀金石生产的产品“来到”一墙之隔的山东烁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烁成新材料)。稀土金属(合金)经历熔炼、破碎、高温烧结等8个环节后,加入其他成分,变成了磁性材料。“磁性材料充磁以后就成为我们常见的磁铁了。”烁成新材料副总经理范德风说。

    加大扶持力度

    在梁山稀土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从中稀天马的稀土氧化物,到南稀金石的稀土金属(合金),再到烁成新材料的烧结钕铁硼高端磁材,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关联。同时,南稀金石、烁成新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再提供给中稀天马回收再利用,形成了初步的循环。李军表示:“稀土总量在循环过程中是不会减少的。”

    梁山县副县长韩光辉向记者透露:“梁山稀土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每年可回收处理钕铁硼废料36000吨,处理数量居全国前列。园区稀土金属及合金材料生产能力达到5000吨,高性能磁材生产能力达到5000吨,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87.68亿元。”

    梁山稀土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何以崛起?记者发现该县现有的产业基础不容忽视。

    梁山是全国最大的专用汽车产业基地和二手商用车交易基地,现有二手车保有量在2万辆以上,废旧汽车拆解为稀土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另外,稀土新材料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一批产业链上游资源回收和贸易企业入园。目前,该园区内有3家再生资源回收公司为相关稀土企业提供原材料。

    为推动产业发展,梁山县出台了《梁山县支持稀土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十条意见”》,在用地保障、厂房代建、设备投资、用电补贴、创新奖励、人才引进等10个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同时,该县成立了由县领导亲自挂帅的稀土新材料产业专班,全力推动稀土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