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
在作战筹划与任务规划“无人区”开拓进取
——记空军工程大学任务规划系统研究团队

    ◎本报记者 郭 科 通 讯 员 吴 曦  刘鑫畅

    近日,戈壁大漠上,一场红蓝对抗演练激战正酣。扮演红军的某旅在空军工程大学研发的任务规划系统改进作战计划的帮助下顺利突防,取得胜利。

    军事院校应当如何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加快“科技力”向战斗力转化?记者走进空军工程大学空管领航学院,探寻任务规划系统研究团队(以下简称团队)背后的奋进之路。

    十年前,空军工程大学教授杨任农参加了对外联训任务,他向记者回忆道:“演训中,外军使用了专业任务规划系统,导致我方飞行员在整个演训过程中的成绩不尽人意。”

    作战筹划与任务规划,在战争中充当着“军师”的身份。“必须咬牙追赶世界形势,研发出属于我军自己的任务规划系统。”杨任农教授当时这样激励团队全体成员。

    说做就做,团队开始了一场“寂寞的长跑”。

    起步之初,在任务规划系统构建方面,团队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也缺乏相关设备器材及教材资料。没有经验,就在部队的实战实训中找,于是,团队中有人一年280天都奔走在一线部队。没有教材资料,便加班加点自主编写。

    “办公室里每个人身后都有一张行军床。”团队成员告诉记者,这一张张行军床见证了他们的一路奋进。

    “每次出差,我都会订最晚一趟航班的机票,因为白天要整理数据、论证内容。”团队成员李永林笑着告诉记者,对团队成员而言,早上进研究所,讨论一天后将与任务规划系统研制相关的修改意见带回学校继续改,晚上又“飞”到其他单位执行任务已是常态。

    团队中,每个人都通过扎实的科研工作为备战打仗提供支持。随着成百上千次的调试,任务规划系统1.0版、2.0版、3.0版相继更新“出炉”。

    看到此次红蓝对抗演练中,任务规划系统发挥的作用后,团队骨干王瑛如释重负。数年来,她总是带队奔走在部队、院校和研究所之间,在部队一线部署上百套系统、开设课堂和实验室,开展技术保障和培训授课百余次。

    不求评奖“获得感”,唯求战场“通行证”。

    每次有新的成果突破,团队没有急于报奖,而是把技术民主会开进部队一线,请官兵来当“军师”,让实战演训来检验。他们认为,官兵的不满意,实战演训检验的“不及格”,就是研究的新突破点。实战从来没有“剧本”,战场之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在这个团队中,还有年近60岁的空军专家、学科拔尖人才吴军教授,全军优秀教师景小宁教授……他们仍奋战在一线。已到退休年龄的景小宁在军旅生涯的最后日子里依旧牵系着国防事业的发展,作为“大运飞机”任务规划系统的负责人,依旧坚守在任务规划系统研发的最前沿。吴军总是不遗余力地将“宝典”传授给年轻科研群体。空军工程大学副教授吕艳说道:“每次在教学、科研上遇到难题时,只要吴教授在场,大家就能安心。”他们始终记得一句话——“我们是中国军人,任何时候都要全力以赴冲锋到底。”

    团队里的年轻科研群体正在崛起——青年科技英才张涛、学科拔尖人才王瑛,他们的研究成果屡获殊荣,用汗水在推动新质战斗力生成的链条上标注了自己的坐标。

    勇于拼搏、不惧困难,团队成员们不断在我军作战筹划与任务规划领域的“无人区”做出根植中国军队的原始创新成果。实验室荣获国家级、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团队成员的研究成果还数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