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
郑州高新区着力发展超硬材料产业——
用“小钻石”打造产业硬实力
图为在2023培育钻石展销会活动现场,郑州晶拓国际钻石有限公司的研磨工作人员正在对自动打磨机器进行调试。
李新华摄

◎本报记者 孙 越

    

    10月7日,记者走进位于郑州高新区的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一座座标准化厂房映入眼帘。该公司依托关键技术和规模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集人造金刚石及原辅材料生产研发、钻石饰品培育、设备制造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成为超硬材料行业栋梁企业和河南省超硬材料产业基地骨干企业。目前,该公司工业金刚石和培育钻石的产能均位居行业第一梯队。

    金刚石素有“工业牙齿”的美誉,是石墨的同素异形体。高温高压下,石墨结构会发生有序转化,形成人造金刚石。金刚石既具有工业品的属性,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必不可少。金刚石也有消费品、奢侈品、时尚品的功能,在时尚消费领域潜力巨大。此外,金刚石在声光电磁热等领域都有优异的性能,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全球金刚石看中国,中国金刚石看河南,河南金刚石看高新。”作为国内唯一的国家级超硬材料产业基地,郑州高新区以超硬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规模优势明显、产业集群化特色显著、技术创新体系相对完备。该高新区拥有超硬材料产业的核心企业、核心技术与专利,在河南省超硬材料新高地建设上发挥着引领作用。

    多年积淀形成产业优势

    提到河南超硬材料产业的起步和发展,绕不开位于郑州高新区的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以下简称三磨所)。

    10月初,记者走进三磨所看到,在院内的草坪上,厚重的岩石基座上矗立着一件金灿灿的“工业文物”。这是一台见证了我国超硬材料工业发展的“功勋压机”。“1963年,我们在北京研制出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后来在济南打造出这台顶压机。”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研制者、三磨所高级工程师王光祖表示。

    三磨所成立于1958年,在业内有中国超硬材料“黄埔军校”的美誉。据了解,全国一半以上的超硬材料研发创业人员均出自这里。

    人造金刚石在三磨所实现工业量产后,中国人造金刚石产业不断发生“裂变”,生产企业从三磨所辐射全国。经过数年的发展,人造金刚石的生产工艺不断进步,产业链条持续拓展。

    而如今,三磨所正携手业内尖端企业,向着更高水平不断迈进。“在科研方面,我们共投入经费近2亿元。三磨所实验室现拥有先进科研开发设备400多台,总值8000万元。该实验室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逐渐形成了一支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超硬材料磨具专业研究人员队伍。”三磨所总经理陈恩厚告诉记者。

    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位于郑州高新区的国际钻石城是一座由郑州高新区打造的,以研发设计、鉴定检测、推广交易等为主要功能的世界培育钻石推广(交易)中心。国际钻石城与周边商圈错位布局,形成合力,共同构建集珠宝玉石、轻奢、时尚快消、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体。

    从生产加工到销售,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链在这里不断延伸,愈发完善。“小钻石”正在成为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发展的“强脉搏”。

    目前,郑州高新区被河南省确立为全省超硬材料“一核心三基地”的核心园区,形成了以超硬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为引领、以超硬材料及制品为核心、以超硬材料生产装备研发制造为基础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该高新区拥有较为集中和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创新链和产品链,建成了全国领先的“技术研发—原料及辅料生产—生产设备制造—超硬材料合成—超硬材料制品”产业链条。

    大发展格局背后折射出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发展的创新密码。以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为代表的从事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研究的高等院校,集聚了超硬材料行业70%以上的创新资源。其中三磨所是超硬材料及制品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其牵头建立了国家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磨料磨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其生产的行业专用检测仪器国内市场占有率90%以上。

    如今,郑州高新区获批“国家超硬材料特色产业链”等国家级称号,集聚超硬材料领域相关企业1890家,集聚行业内70%以上的中高端创新资源。据初步统计,2022年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实现产值近180亿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