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8日 星期四
杭州推动亚运科技成果“落地未来”

    ◎本报记者 江 耘  何 亮

    走进杭州拱墅运河体育公园,可见搬运机器人扛着物料平稳前进;杭州萧山体育中心内,安消一体巡检机器人24小时巡查建筑、消防设施等的异常情况……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期间,各类机器人上岗试练,场面颇具未来感。

    推开亚运会这扇窗,杭州如何通过科技成果应用触达未来?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浙江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亚运筹备期间,杭州市科技局组织引导本地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研发攻关,联合开展智能亚运应用场景建设,践行“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理念。

    “智能,是杭州亚运会办赛理念之一。”9月27日,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信息技术指挥中心指挥长胥伟华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亚组委与杭州市科技局共同设立并组织实施了“亚运会智能应用专项”,促成了包括机器人应用在内的40多个项目落地应用,为杭州亚运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强化供需匹配 围绕场景征集项目

    一台搬运机器人,需要用到感知、定位、避障、运动规划等多种算法。亚运会筹备阶段,杭州蓝芯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深度视觉感知技术的智能搬运机器人”项目获得了杭州市科技局立项补助。

    蓝芯科技相关负责人说,视觉机器人的开发仍处于向上爬坡阶段。“让机器人在观众接待、场馆安保等领域提供服务,供需要有适配性。”胥伟华介绍。依托良好的数字经济产业基础,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

    2019年,科技部复函支持杭州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次年4月,《杭州市亚运城市行动计划纲要》发布,提出要高质量推进智慧体育与智能场馆建设,鼓励企业开发应用智慧体育产品;探索智能亚运新模式,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面向全球征集“黑科技”并加强应用,创造智能亚运亮点。

    记者了解到,按照共同凝练科技需求、共同设计研发任务、共同组织项目实施的原则,在智能亚运计划项目指南编制、项目征集、中期检查和项目验收等过程中,杭州市科技局连同亚组委、杭州市体育局等部门以及科研院校、企业等技术研发单位,深度参与项目征集、凝练、设计和研发实施全过程。

    “我们鼓励地方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营造‘创新不问出身’的政策环境。”杭州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围绕智能安防、智能安检、智能场馆、智能观赛等亚运应用场景需求,杭州市科技局“亚运会智能应用项目”共征集有效选题170多项,经多轮答辩和严格评审后精益求精,确保项目可落地、可实施、能应用。

    以应用为重心 放大创新综合效应

    在杭州市萧山区蜀山街道施家河,一块“5G+8K超高清AVS3编解码技术亚运观赛大屏”十分显眼。这款观赛大屏,共有4块分布于杭州、绍兴两地,凭超高清画质提升市民观赛体验。

    记者从参与大屏研制的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获悉,“8K亚运观赛屏”参照国家六部委关于“百城千屏”的建设要求,由院企联合,就“基于自主标准AVS3的8K超高清电视广播与智能信息发布系统”项目开展研发,全面支持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3),是一次从AVS源头标准到产品技术实现、再到项目落地的创新应用。

    “前期坚持应用导向和结果导向,而在项目落地上,我们注重实效跟踪。确保技术成果用得上、用得好,真正深度赋能亚运办赛、参赛、观赛领域。”胥伟华说,不局限于亚运会,入选成果在今后的城市建设可继续发挥作用。

    比如在场馆信号处理上,由杭州钱塘信息有限公司牵头的“智能超表面(RIS)的新型移动通信技术项目”,可随时根据需要对场馆区域整体或局部的通信信号进行补强或抑制,在大型体育赛事等活动中,为场馆通信提供动态保障。

    “此次‘亚运会智能应用专项’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平等参与科技创新项目。”胥伟华补充道,不少项目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吸引跨学科优秀团队和顶尖人才的广泛参与。其中,“基于无介质全息技术的亚运会应用方案”实现了原创突破,填补了国内细分领域的空白。

    杭州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立足杭州数字产业优势,杭州市科技局提前谋划后亚运时代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将继续用好政府创新补贴的靶向性政策,促进技术与市场融合,助力创新与产业对接,孵化和培育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