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2日 星期五
盐碱地里创奇迹

◎本报记者 王延斌

    

    “你看看,一年前,这里还是光秃秃的一大片盐碱地。”

    金秋九月,我又一次在盐碱地里见到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兆辉。他站在位于黄河三角洲的科研基地里,手指着一片玉米田,语气中充满自豪。

    一年多,近400个日夜的付出,实践检验了技术的成色。原先白花花的盐碱地,如今变成了“吨粮田”,玉米、花生、大豆相邻而生,长势正旺。

    因为工作原因,我常常与农业科学家打交道。在环渤海地区5000万亩盐碱地上,他们就像神奇的魔术师,研发种子、改良土壤,为“不毛之地”注入了神秘力量,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长出来了,大豆、花生、向日葵等油料作物壮起来了。

    在我国第六个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聚焦农民的好朋友——农业科学家群体,审视农业丰收背后的科技力量很有意义。

    科学家赶上了好时代。这是他们的肺腑之言:“中央支持、国家需要、人民期盼,成为我们扎根盐碱地、深耕盐碱地、改变盐碱地的最大底气。”

    一条隆起的田埂将两片水稻分开了,一边被风雪吹倒,另一边却昂首挺立。让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林欣慰的是,他选育的新品系“盐黄香粳”是昂首挺立的一方。

    站在盐碱地里,王建林深有感触地说:“正是科技的力量,赋予了水稻抵御风雪的能力。”

    像千千万万农业科学家一样,王建林深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这促使他在远离家乡的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里扎下了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埋头耕耘,施展拳脚,目标只有一个——加快选育耐盐碱特色品种,向盐碱地要粮食。

    盐碱地一度被称为土地的“绝症”。中国的盐碱地面积约为15亿亩,其中可利用的盐碱地约5.5亿亩,这是一笔“沉睡”的宝贵资源。我见过许许多多的农业科学家,他们俯身在盐碱地里搞科研,像一个个战士,肩负国家使命,聆听土地召唤,满足农民需求。

    “绝症”难治。面对痛点,他们改“地”,破解出苗难题;他们增“种”,推出一批高产、耐旱涝、耐盐碱种子;他们加“肥”,对农作物有益的微生物最终在高盐环境中生存下来……

    抢占科研高地,插上自主旗帜,彰显了农业科学家的铮铮铁骨。

    近年来,我采访了数百位农业科学家,在他们与土地、种子、农民的互动故事里,我发现他们的科研骨气,源于对国家战略的认同,源于内心世界的强大,源于脚踏实地的务实。

    坚守一线,潜心科研,他们攻关不止,奋斗不息。

    自主选育芒草抗盐碱新品种让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陈翠霞付出了10年心血。如今,在黄河之畔,到了收获季节,芒草亩产整株产量高达3600公斤;培育“齐黄34”大豆耗费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徐冉20年光阴。如今,“齐黄34”已种在20多个省份的土地里,在全国累计推广了3300余万亩……

    搞科研没有捷径——经验是熬出来的,运气是碰出来的,成功则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体,它需要经历时间的酝酿和挫折的考验。

    见过孙洪胜的人,都会被这位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优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笑容所感染。他家的玉米在经过高温、雨涝的多重打击之后,仍然取得了亩产超900公斤的好成绩。

    孙洪胜家盐碱地的高产秘诀,在于山东农业大学刘鹏教授团队将玉米技术研发与推广示范田项目“种”到了孙洪胜家的地块上。

    专家团队选用抗盐品种,优化土壤耕作技术,施用生物有机肥、盐碱地玉米专用肥、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和抗盐微生物菌剂,不断地改良盐碱地、改善玉米生长发育的土壤条件,最终激发了土地潜力,创造了高产。

    在环渤海盐碱地采访期间,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广袤的盐碱地吸引了无数科学家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他们风雨无阻,只为创造奇迹。他们驻守在盐碱地上,为将盐碱地变成国家的“大饭碗”,变成百姓的“聚宝盆”而不懈努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