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4日 星期一
哈密诠释人水和谐新生态
哈密市巴里坤县高家湖湿地景区。本报记者 钟建丽摄

    ◎本报记者 钟建丽

    用于哈密瓜种植的智慧滴灌系统、维护电网稳定的“充电宝”、“天然氧吧”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水资源集约利用、人水和谐共生的案例比比皆是。

    日前,科技日报记者随“四季看新疆”之“沿着河湖看新疆”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有新疆“东大门”之称的哈密市,这里水资源极为匮乏,是全疆最为缺水的城市之一。

    近年来,哈密市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在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优化农业、工业、生态用水比例,并通过先进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智慧灌溉 有机种植

    “我们这里有3万亩哈密瓜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00亩哈密瓜获得有机认证。”哈密市淖毛湖镇党委委员张明生在当地晚熟哈密瓜基地向记者介绍。

    淖毛湖距离东天山160公里,日照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哈密瓜生长,出产的哈密瓜含糖量在15度以上,同时具有果型好、色泽鲜、口感香脆、成品率高、耐储运等特点。

    近年来,当地大力推动新技术在哈密瓜种植中的应用。2019年,晚熟哈密瓜有机栽培技术规程实现了全覆盖,哈密瓜膜下沟滴灌栽培技术覆盖面积达到65%以上。这两项种植技术的应用,使哈密瓜生产用水下降了35%。

    此外,通过全覆盖推广膜下滴灌节水灌溉系统、安装“井电双控”计量设施、应用智慧节水平台安装田间电磁阀,淖毛湖实现了利用手机App程序设置控制每个条田的轮灌区,总体灌水成本降低30%。

    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让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也让当地哈密瓜的品质明显提升,其糖度提升2度以上,储藏期增加15天以上。

    如今,通过电子商务等渠道,“淖毛湖牌”哈密瓜已走出国门,销往越南等国家。

    智慧电站 绿色发电

    新能源产业是新疆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

    新能源发电装机量的快速增长,也给产业发展带来一些难点和痛点,如高比例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以及安全性、稳定性等风险。

    建设抽水蓄能电站能有效平抑新能源发电波动,减少弃风弃光现象,提高新能源发电利用效率。

    “对于电网而言,抽水蓄能电站类似一个‘超级充电宝’。”国网新源新疆哈密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宏伟说,当电网处在用电高峰时,电站上水库放水发电保供;电网处于用电低谷时,电站下水库用低谷电能抽水蓄能,通过这种“调峰填谷”的独特优势,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维持大电网平稳运行。

    徐宏伟告诉记者,电站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数字化技术,建成“智慧电站”;同时,采用最先进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对生活和生产污水进行处理,实现“绿色建站”目标。

    哈密抽水蓄能电站计划将于2028年全部投产发电,设计年发电量13.68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原煤消耗约23.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9.6万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生态修复 还绿于民

    “这里以前就是一条小河沟,环境很差。”在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散步的84岁老人田志刚告诉记者,现在公园面积大了、绿地多了,他经常和老伴在这里散步,幸福感满满。

    作为一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生态恢复样板工程,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已建成面积达5300亩,是生态恢复前的3.8倍,其中新增绿地2157亩,绿化率由原来的18%提高至78%。

    据该公园管理处主任宋占士介绍,一些科技手段也应用到了湿地公园的保护中,比如在河流沿线安装生态监测设备,以更好地对水和空气的质量进行监测。

    在筑牢生态屏障的同时,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还是一项还绿于民、还空间于民的民生工程。

    目前,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已建成主题各异的“十园两广场”,两条绿色水系廊道南北贯通,26千米的健身慢行步道全线环绕,19万平方米科普植物园、20余万平方米开敞空间向市民开放,成为各族人民休闲娱乐、康体健身、享受美好生活的“天然氧吧”。

    这正是哈密河生态恢复工程成为哈密市“头号”工程的愿景所在,也是该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的具体实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