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30日 星期三
“我们期盼与中国合作”
——专访巴勒斯坦国家农业研究中心
巴勒斯坦国家农业研究中心种子库办公楼。
种子库负责人贾拉尔介绍种子处理实验室。本文图片均为本报记者胡定坤摄

【走进实验室】

    ◎本报记者 胡定坤 实习记者 于紫月

    巴勒斯坦国家农业研究中心,位于约旦河西岸地区城市杰宁南部。

    这可能是全世界最低调的“国字头”研究中心之一,记者在手机导航软件的帮助下仍然险些与之错过。这里没有高大的大门,没有明显的路标,甚至也没有传达室和警卫,只有一条窄窄的小路由当地最主要的交通干线“60号公路”直连研究中心的核心地带。

    驾驶汽车驶上这条小路,路边的温室和插满监测仪器的实验麦田仿佛开始讲述它们的故事。

    缓解粮食安全问题

    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面临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当地最重要的主食小麦超过95%需要进口,羊肉、牛肉也非常依赖外部供应。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干旱加剧使这一问题更为突出,特别是从去年11月到今年3月间的冬季雨季,当地曾连续40天没有降雨,预计将使小麦、大麦等粮食作物进一步减产。

    “当前,国家农业研究中心的首要战略目标就是缓解巴勒斯坦的粮食安全问题。”中心总干事阿布·艾德表示,采取的主要手段包括加强小麦等种子的生产和分发,加快耐旱种子的筛选,并着手培育更适应当地环境的新种子等。同时,中心也在努力向农民提供新型肥料、灌溉等技术,争取提升当地农作物产量。近年来,中心每年均向农民免费提供约50吨小麦种子。

    据阿布·艾德介绍,巴勒斯坦国家农业研究中心于2000年左右成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员工总数约为170人,其中9人是博士,26人是硕士,还有70多人是本科生,拥有动物、植物、生物技术、种子库等7个研究机构,在约旦河西岸的贝特卡达等地和加沙地区设立了5个野外实验站,并在杰宁、希伯伦、纳布卢斯等多个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从而更便捷地为当地农民服务。

    保护物种遗传资源

    在巴勒斯坦国家农业研究中心,最宏伟的建筑是一座颇具历史气息的“U”字形三层楼,这就是巴勒斯坦的国家级种子库。

    “目前,这里存储着超过2000种野生植物和农用作物种子。”种子库负责人贾拉尔称,这些种子主要有3个来源:一是由研究人员在野外采集,比如一些野生小麦种子和蔬菜种子;二是通过种子库与巴勒斯坦农业部其他部门的合作,直接从农民手中获取的作物种子,比如在当地常年种植的番茄种子;三是从约旦、叙利亚、黎巴嫩等周边阿拉伯国家引进的种子,这些国家与巴勒斯坦气候相近,种子可在约旦河西岸种植。

    贾拉尔介绍,在获得新种子后,工作人员会种植一部分种子,研究其产量、抗病性、耐储性、环境适应性等特性,并将之与此前获得的种子对比,选出最好的品种送到贝特卡达等实验站种植以大量生产种子,并将之分发给需要种子的农民。种子库希望通过这种模式持续提升巴勒斯坦农业用种的质量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在记者采访时,贾拉尔和同事正在开展一项实验,他们正在对比数十种番茄的耐储性,其中有13种是本地收集的品种,其余主要是购买的商业种子。

    贾拉尔称,种子库保护巴勒斯坦本土植物的遗传资源,对未来培育新型作物品种应对气候变化非常重要。

    合作应对发展难题

    阿布·艾德告诉记者,巴勒斯坦国家农业研究中心常年面临经费不足和人才不足两大难题。中心经费主要来自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拨款和国际科研项目资金,总体上非常有限,专业人才数量长期短缺,远远不够支撑新型作物育种等重要项目。

    这两大问题在种子库建设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贾拉尔称,中心招聘了两名博士,并支持他们利用种子库的遗传资源开展育种工作,但是,中心没有资金建立用于育种的科研设施。种子库冷藏室太小,限制了存储种子的数量,也没有高性能车辆专门用于野外采集种子,经费不足导致这些问题无法解决。人才方面,种子库仅有4名工作人员,却要开展种子采集、鉴定、入库、研究等诸多工作,“我们需要足够的人员填满这栋三层楼。”

    “我们期盼与中国合作。”阿布·艾德称,中国和巴勒斯坦一直保持非常友好的关系,中国对巴勒斯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持,阿巴斯总统近期访问中国并与习近平主席会面,为中巴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希望中国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新的农业研究设施、引进先进科研器材,也希望中国可以向我们转让部分农业技术,帮助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问题。我们真诚地希望可以和中国科研机构开展小麦育种等联合研究,双方可以互派研究人员,在中国的学习和培训将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中方人员也可以利用我们的种子库等资源开展相关研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