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7日 星期四
他们在人民群众最需要时冲锋在前
——“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中外记者见面会印象

    ◎本报记者 陆成宽

    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他们冲锋在前,总是在奋不顾身地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他们就是应急管理工作者。

    8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见面会上,“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生活感悟,以及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铮铮誓言的精彩故事。

    孙柏涛:数十次参加国内外地震救援

    2003年,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次出国赴阿尔及利亚实施救援,他作为结构专家参与了救援行动;2006年印度尼西亚地震,他作为联合国灾害评估专家组成员评估了印度尼西亚的灾害损失情况;2008年汶川地震,他在地震现场待了99天,跑遍了每一个角落……

    他就是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孙柏涛。他主要从事防震减灾的基础研究和灾害防御实践,承担了多项国家级任务和项目,主编和参编的国家规范有十几部,并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我从1986年读研究生时就开始了地震工程学习和研究。地震工程是防灾减灾工程的一部分,我们关注的是由地震作用所造成的灾害与程度,以及如何科学防灾减灾。”孙柏涛说。

    从1996年包头地震开始,孙柏涛经常出现在地震现场,有数十次国内外地震现场救援的经历。

    谈起我国在应对地震灾害方面发生的变化,孙柏涛感触很多。“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就是从灾后救助转变到灾前防御。比如,全世界仅有几个国家设立了地震预警系统,我们国家就已初步建成了地震预警系统。”孙柏涛说。

    王庆银:1200余次向险而行

    目前,我国有102支安全生产专业救援队伍,如果从专业来分,有危险化学品救援、矿山救援,还有隧道救援、油气管道救援、水上救援等多支队伍。这些队伍分布在全国各地,平时驻守在企业,一旦有了危险,就会按照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生产救援中心的调动和指令实施专业救援。

    “救援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风险和危险,但是作为应急救援人,很多时候都是报喜不报忧,即使家人后来问,我也是轻描淡写忽略过去。”从事救援工作25年来,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原油田队、普光队队长王庆银参与各类救援1200余起,救出鲜活生命达700余人。

    危化品应急救援工作是一场生死时速的竞赛,一旦不慎,将有不可挽回的后果。当被问及从事危化品应急救援工作如何磨炼自身的本领时,王庆银很谦虚。他说:“从事危化救援工作时间长了,如果说磨炼本领,也不敢说有多么高强,借用一段古文‘无他,惟手熟尔’,干的时间长了,积累的经验就多。”

    在磨炼危化救援本领的过程中,王庆银总结了一个“四勤”工作法:一是勤学,二是勤思,三是勤练,四是勤总结。

    潘照虎:在国际舞台展示中国救援队的能力

    “2019年,中国救援队通过了联合国重型地震救援队能力测评,我很荣幸加入了中国救援队成为其中一员。”参加消防工作15年以来,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高米店站站长潘照虎一共参加各类灭火救援任务3000余起,解救被困群众400余人,执勤参加重大安保任务50余次。潘照虎在见面会现场向记者展示了国际城市搜索和救援咨询团的标识。国际城市搜索和救援咨询团是联合国框架下的一个政府间人道主义救援和援助咨询组织。在国际救援领域,救援队伍佩戴这个标识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我们在地震救援现场执行国际救援任务的时候,有很多队伍会通过这个标识找到我们,让我们去完成一些救援难度比较高的救援任务,这也是一种对我们能力的信任。”潘照虎说,“我和我的队友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刻苦训练,提升专业救援本领,努力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救援队的能力以及中国的大国担当和责任。”

京ICP备06005116